这部片子是惊悚恐怖电影的一股清流,反转,

试想,有一天你突然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密室之中。

门外突然走进一个怪大叔,一脸严肃地告诉你,是他救了你。

而且外面的世界已经被外星人占领了,你和他只能呆在这个密室中苟延残喘。

你会信吗?

这样的事情,就真的发生在美国的科幻惊悚电影里——

《科洛弗道10号》

这部电影获得第22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视奖最佳恐怖片提名。

被帝国杂志评选为年度25佳电影之一。

作为一部恐怖电影,票房仅次于同期的《疯狂动物城》。

而成本只有万美元,又没有大牌明星加持,这部电影为何能取得高票房呢?

一方面,要多亏制片人J·J·艾布拉姆斯的“噱头式”小成本营销。

作为执导过《碟中谍》、《星际迷航》等超级大系列的一线名导。

他出品的电影已经是质量的保证。

另一方面,电影剧情本身也足够吸引观众。

影片开场就是一场车祸。

当女主米歇尔从昏迷中醒来后,发现自己被锁在地下室。

和所有被囚禁的人一样,她的第一个想法是逃出去。

于是费劲巴拉地把搁在远处的手机拿到手里。

奈何。

坏人已做好万全之策,完全屏蔽了信号。

坏人霍华德还告诉她,外面现在是世界末日,甚至已被外星人占领了。

只有地下是最安全的,我还是你的救命恩人。

这些说辞,女主当然不相信。

于是她开始密谋逃出地下室。

第一次,她用削尖的拐杖刺杀他。

但没成功。

女主再次醒来后,霍华德为了证明好人身份,带女主来到窗口往外看。

外面是一些腐臭的动物尸体,霍华德说它们被毒气毒死的。

可是停靠在外面的卡车,还是出卖了他。

你以为女主真的是傻白甜?你说什么她就信?

人家也是有脑子的新时代女性。

女主想起来就是这辆车撞翻了自己的车。

由此,更加确定霍华德就是个变态。

可是自己对地下室构造完全不熟悉,又没有同伴,想逃出去还得从长计议。

正当她对此发愁时,发现原来地下室真的有一个男同伴。

不过这位男同伴是坚定的末日论者。

想当年是他主动敲开霍华德的门,要求躲在地下室的。

所以从来没想过逃跑。

不过有个傻傻的男同伴在身边总比一个人呆在地下要安全。

这天,地下室的三人在餐桌上吃饭,女主故意挑逗男同伴,惹怒霍华德。

趁机偷走了他的钥匙,计划第二次逃跑。

机智地霍华德很快发现钥匙不见了。

女主bang地一声用啤酒瓶打爆霍华德的头。

自带主角光环的坏人瞬间清醒,奋起直追女主。

当女主跑到出口准备开门时。

一个被毒气毁容的女人疯狂的敲门要进来。

剧情在这一刻反转了。

被吓傻的女主,接受了外面被毒气污染的事实。

然后坏人借势讲解了女主会遭遇车祸是因为自己要救她。

确实,当一个人彻底信服你的时候,你说煤球是白的他也会信。

这也是这部片子最吓人的地方:

它无穷尽的挑战你的想象力。

让你产生一种真的和剧中人物呆在避难所的感觉。

目睹毁容女人后,米歇尔接受了地下室的生活。

三人的小生活过得也挺滋润。

毕竟这里有足够的食物、水和氧气。

但空气过滤系统出问题后,再次打破了宁静的生活。

女主爬到控制室时,发现了天窗上的血迹。

从同伴的嘴里得知,原来霍华德一直提到的女儿梅根,其实是附近失踪的小女孩。

由此,女主确定霍华德就是变态杀人贩。

于是,剧情又又又反转了......

可以说,这部电影一直在各种反转、反转、反转····

而观众和主角们一样,不断在希望和希望破灭之间徘徊。

这就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在观众心里放着一杆秤。

任由观众去评判剧情的设定。

反传统反套路,就这样一直牵着你的情感往前走。

本片女主由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饰演。

作为《死神来了3》的主演,她对恐怖电影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在本片中她很好的诠释了女主决断而略带纤弱的形象。

为什么说这部片子是恐怖电影的一股清流呢?

因为故事发生在密闭的地下室,坏人是变态。

按理说,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事情难免要往被强奸方向走吧。

可编剧就是不往那方面写。

他们其乐融融,一丁点要解决一下生理需求的意思都没有。

坏人刚把胡子刮了,变态心理开始发作,要开始作案了,结果女主逃出了地下室。

而坏人霍华德这个角色设定也是电影制造悬念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这部电影看下来你会对霍华德有多次转变:

霍华德是绑架犯,不对,他是好人;

那他是正面角色,不对,他是杀人犯;

就像网友说的:吓你一跳,然后扇一巴掌,让你镇定,喂一颗糖;然后再吓你一跳,扇一巴掌,喂一颗糖...

霍华德的行事风格真让人琢磨不透。

而老戏骨约翰·古德曼传神的演绎了这个形象。

说实话,听电影名字不自觉地会和《科洛弗档案》联系在一起。

但这部电影不算是这个系列的正统续集,两者只是在结尾处有牵连而已。

这部电影的重点更多是让观众质疑事件的真实性,然后给予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和真实感的悬疑科幻电影。

与其说《科洛弗道10号》是刻画了末日下的恐怖氛围。

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被囚禁的恐惧和对反派的不时猜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7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