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三路进攻战术没有错围歼
有人说二战时德军分三路“闪击”苏联,你认为他的战术是对,还是错?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从战略进攻层面讲,德军三个月就打到了莫斯科城下,苏军万精锐被围歼,在战术上是成功的;而从战争结果来看,德军费了那么大精力投入70%的总兵力,最终却原路返回还让苏军打到了柏林,又是一次失败的战争。所以,苏德战争总会让一些二战爱好者意犹未尽,对德军的失败输得有些不甘心,那么,德军闪击苏联使用三路进攻的打法有没有问题呢?中间又出现了哪些失误呢?
01进攻苏联看起来简单打起来难,德军是把战争当赌注。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德军闪击苏联都是一场豪赌,是那种把国家和民族命运放到一起的生死之战。第三帝国之所以敢以短暂的军事准备就对国力强大的苏联动手,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动力源:
第一是利用了东西方两个阵营的价值观。不管从第三帝国发动战争借口,还是从德军闪击苏联的时间节点来分析,苏德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同盟和协作,有的只是暗中的较量和相互不信任。尽管双方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都清楚这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只是苏联对战争的准备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罢了。
第二是利用了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祸水东移的企图。分析二战德国的崛起,与英法的绥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除了英法对德国重整军备睁只眼闭只眼外,英法在德军闪击波兰时的作壁上观,以及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无动于衷,都为德军进攻西欧和占领法国埋下了伏笔。而当德军在敦刻尔克放走英军,丘吉尔更希望德军迅速东进,以缓解英伦三岛和北非战场的压力,所以,这时候进攻苏联,德军有了很好的战争环境。
第三是闪击战的成功实践为进攻苏联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年的闪击西欧和占领法国就是为进攻苏联作必要的准备。正是因为闪击西欧的多路进攻所向披靡,让德军上下对闪击战打败苏军信心十足,这是一次闪击战从理论上升到实践高度的总结,为德军东进打下了基础。
但是,由于闪击战创建的时间短,客观上讲,闪击西欧的作战环境与进攻苏联是有很大区别的,加上前面两场战争打得太顺,闪击战的短板和不足都没有暴露出来,从侧面也反映出进攻苏联是一场军事上的赌注,巴巴罗萨计划想得容易打起来难,原因也在这里。
02德军东进开场打得顺利,是因为苏联自缚手脚。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说凭德军三路大军4支装甲集群,如果德军统帅部不下令暂停进攻莫斯科,年冬天就会结束苏德战争。实际上,这都是带有偏见的猜测,就当时苏德双方的综合国力比拼,德军也是占不到上风的。
一方面,三路进攻看似势如破竹,实则分散了兵力,使苏军有了还手之力。本身当年德军准备进攻波兰时,苏联已经发现势头不妙,想联合英法波共同组建一个四国联盟,但这三个国家派到莫斯科谈判的代表却言东说西,根本没有诚意导致会议不欢而散,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德国钻了空子,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客观上讲,苏联是既得到了领土方面的好处,还得到了战争准备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正是在这个条约的掩盖下,德军采取三路大军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苏德战争,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按道理在苏军准备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发动闪击战,德军是有成功把握的,可惜的是中间德军多次更改作战方向,导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另一方面,德军的闪击战虎头蛇尾,暴露了补给和兵力不足的缺陷。德军为什么在前三个月打得一帆风顺,还是因为斯大林从思想上麻痹大意,在行动上没有重视装甲部队的建设。早在年首长机关演习时,朱可夫和巴甫洛夫就提醒斯大林要组建20个机械化军,用以防备德军的装甲进攻,但到战争爆发,苏军才组建9个,而且有些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在战争开始之所以打得非常顺利,除了苏军没有防备外,更多的是斯大林在指挥上束缚了苏军的手脚,有些部队接到作战命令时,人枪是分离的,苏军统帅部下达的反攻命令,南方集团军群甚至在战争打响后三小时才收到,客观上讲,这些因素都给德军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03不论三路出击还是一字长蛇阵,德军输在打不起持久战和消耗战上面。德军三路出击错了吗?从战术打法上讲没有错,而且打得非常好,这一点从前三个月的战果就能看出来。可是,莫斯科战役失利后,德军为什么就不行了呢?或者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德军打一仗输一仗,原因出在哪里呢?
实际上,就事论事,在苏德战场上,德军的装甲进攻是没有挑剔的,只要德军集中装甲主力进攻,苏军都占不到便宜,包括库尔斯克坦克会战,如果德军把有限的坦克集中起来归曼施坦因指挥,战役结果也不会是后来那个样子。
原因还是出在德军内部和综合国力支撑上面。别的不讲,莫斯科战役后,德军统帅部调整了作战系列,4支装甲集群只留下第1和第4两个战斗群放在一线,其它两个都分散到各个集团军或者回到西线,等于把巴巴罗萨计划以装甲进攻的主战模式彻底作了调整,而在实际作战中,德军又一直固守没有装甲进攻就打不了仗的作战思想,这一点与苏军的灵活机动战术和全民皆兵的作战思想是有重大差别的。
如果仔细分析德军在东线作战的失利就会发现,没有哪场战役不是因为缺乏补给和兵力不足造成的。论损失德军没有苏军大,论武器装备,德军比苏军打得准,而且德军更大的优势是从来不缺指挥人才,个顶个的都是战场的好手。但是,每场战役德军都是输在关键时刻,也是双方最较劲的时候,结果都是德军耗不过苏军。
在莫斯科战役中,古德里安眼看着就要打到莫斯科,却因从三个方向出击都没成功丧失信心,从而打了退堂鼓;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曼施坦因的冬季风暴行动也是打到就差30公里的节骨眼时无功而返;而库尔斯克战役中,莫德尔更是打了几天就撤出战场,留下曼施坦因孤军突进,最终把装甲部队拼光了事。
所以,种种迹象都表明,德军打闪击战没有毛病,有毛病的是打不了持久战和消耗战,德军打的是短平快,而苏军却是用资源和时间来消耗德军,这一点德军是拖不起的,尽管苏联有多万人的伤亡为代价,但最终打赢了,德军伤亡小又怎么样呢?补给上不来、战线太长兵力不足,仅有的一点装甲进攻优势又因为两线作战完全抵消,别说三路就是把所有坦克都集中到一起,也难扛住苏联的强大战争潜力。
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