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个层次
在课程设置方面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应该划分为五个子概念,即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curriculum)、“正式的课程”(formalcurriculum)、“领悟或理解的课程”(perceivedcurriculum)、“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curriculum)、“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curriculum)。一是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二是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三是领悟或理解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四是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五是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说实际上揭示了“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运动形态,使人们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静态的角度转换到动态的角度。从古德莱德的这一课程层次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理想的课程也好、正式的课程也好,正是我们传统认识范畴中的课程概念,而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尤其是经验的课程,才是我们理解意义上的真正的“创生性课程”。
6、古德莱德改革设想:(一)改变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二)制定师范教育教学计划。(三)改变教师职业的"平坦性"。(四)建立中小学与大学的伙伴关系和教育更在主张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的同时,古德莱德向有关教育机构推荐6条经验教训。(五)建立学校教育的生态模式。
7、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
古德拉德对课程理论做了大量研究,并在研究基础上为课程层次建立了概念框架。在对课程概念框架的研究过程中古德拉德发现人们对课程的探讨实际上涉及了多个层次的不同内涵的课程概念。在此基础上古德拉德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得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与经验的课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