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是南京的罪人,亮剑楚云飞原型
说起二战中的名将,那可是众星云集。朱可夫,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罗科索夫斯基,博克,科涅夫……这些顶尖级别的将星,无不是战功璀璨,大家耳熟能详。
稍次之,也有大名鼎鼎的龙德施泰特、瓦图京、隆美尔、山下奉文等一流大将,更别提还有实力略低,但被西方舆论捧起来的巴顿和蒙哥马利等人。
既是乱世出英雄,也是英雄造时势。
但是提到二战时候的中国战场,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亮剑》中楚云飞的原型之一,抗战中中国战场的第一战将:王耀武。
自古以来都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所有为民族自由抗争的斗士,他们崇高忠义的情怀,是完全没法用战功和能力的高下来衡量的。之所以将王耀武列为抗日战场的第一战将,是因为他几乎经历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每一次重要战役,他的抗日经历,就是我们民族抗日历史的一个缩影。
同是战功卓越,王耀武却没有彭大将军、傅作义、薛岳、杜聿明、戴安澜等人名声大,这和他的一桩陈年旧事相关,大家熟悉的方志敏等革命烈士,就被他所害。但功过不容相抵,早年的污点,并不会成为历史淡化他抗日功绩的原因。
就连喜欢远程瞎指挥、却不愿承担抗战失利责任的蒋介石,也在年的日记中坦承:“国军官长之无学,与部队之散漫不能作战,无任忧惶,能战如王耀武军者,实不多得也。”
带有污点的前半生
王耀武,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是黄埔军校三期的毕业生。在黄埔军校的学习中,他结交了大量国军日后的顶流人物。
在后来的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战中,王耀武都有不俗表现,并凭借“黄埔军校毕业生”这块金字招牌和出色的作战能力,以及善于交际的性格,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他的历任上司,名将何应钦、刘峙等人,都给与他极高的评价。
但他人生的第一个小高潮,却是从围剿红军开始的。
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起第四次军事“围剿”,前期战事不利,32旅旅长多次贻误战机,被红军围困在宜黄。
关键时刻,王耀武果断劝新任32旅旅长柏天民坚守:“红军最擅长围点打援,我军突围则必被歼灭,困守孤城,或可独存”。柏天民听从王耀武建议,困兽犹斗多日,红军始终未能攻破宜黄。
缘于此战,一向以“运筹帷幄”自诩的蒋介石召见了王耀武,竟被王耀武的战略想法折服,于是听从柏天民建议,任命王耀武为补充一旅旅长,授少将军衔。
年,红十军团北上浙赣,遭遇了王耀武,王耀武调兵遣将,重创红十军团,又在随后的皖南谭家桥战役中,以一个旅的兵力,大败红10军团两个师,饱受朱德、陈毅赞许的红10军团副总指挥兼红19师师长寻淮洲战死,方志敏等主要领导被俘牺牲,红10军团一万多人中,仅有粟裕率领多人突出重围。
这是王耀武人生中和粟裕的第一次交手。也成为他日后人生中最大的污点。
凭借围剿红军的“战绩”,王耀武受到蒋介石首肯,升为师长。麾下的补1旅也扩编成为51师。
九死十生的抗战生涯
抗战爆发后,王耀武率部参战,并打满了全场。在那些中华民族为抵御外敌而进行的重大战役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
抗战八年,王耀武有七年时间冲在前线。
淞沪会战中,王耀武指挥51师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并亲临前线,与将士同甘共苦,日军狂轰乱炸三个月,始终未能前进一步;随后,他又协助唐生智进行南京保卫战,苦守多日,给予日军重创。但唐生智提前撤离,把王耀武置于了最危险的境地。
独身一人苦战无果之下,王耀武在工兵的协助下,乘坐小船逃生。日后在他的自述中,他也称自己是南京的罪人。
在此后的抗战生涯中,王耀武似乎始终在为当年的南京撤退而赎罪——虽然这份罪,不独属于他。
武汉会战中,王耀武部参与围攻日军第师团。久攻不克下,王耀武亲自挑选人的敢死队,夜袭日军阵地,为中国军队重创日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后的上高会战,更是成为他的代表作。
以军长身份率第74军与日军展开决斗前,王耀武总动员演讲,誓称“宁战死,不后退”,随之率军与日本人鏖战25天,反复拉锯,重创日军,击毙日军第三十四师团少将指挥官岩永等将领。
国民党何应钦,称呼此战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就连日军,也将这支军队,称为中国王牌军。
随着中国整体战局的不利,中国的防线逐渐西南化,而无论何时,王耀武永远是顶在最前面的那个人。就在抗争胜利前夕的年,他还指挥第四方面军,和日本人进行一场正面战场的最后战役——雪峰山战役。
面对日军来势汹汹的6个师团、约10余万军队的进攻,王耀武纵览全局,从容布置,历时两个月,击退日军多次进攻。并在随后转守为攻,彻底击溃日,毙敌三万人。这次战役后,王耀武也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抗战8年打遍“全场”,时有一句“宁碰阎王,莫碰老王”,就是对王耀武杀伐决断、赫赫战绩的最高肯定。
王耀武人生的最后岁月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国共内战。站在他面前的是当年的老对手——粟裕。
只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次的王耀武,再没有了抗日战争中的用兵如神。
莱芜战役中,陈毅用轻兵诱使王耀武的部下李仙洲落入陷阱,进而完成全歼,也引发出了王耀武的“打脸”名言:“5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完。我就是放5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祸不单行,随后的孟良崮战役中,陈毅和粟裕再次全歼王耀武的嫡系军队、国民党的王牌——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兵败自杀。
无能为力的王耀武,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曾经奇袭张古山的抗日名将兵败身死。
经过两次大战,王耀武只能以残兵困守济南。关键时刻,喜欢远程遥控的蒋介石,再次否定了了王耀武的用兵部署,济南城同时爆发大规模的投诚,进退失据的王耀武,最终放弃济南城,独身出逃。
在逃跑过程中,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已经逃出十六道关卡的王耀武,却在最后一道关卡其前,解手使用了雪白的高级手纸,引起当地村民怀疑,从而被当地武装人员抓获,成为战俘。
因为王耀武在抗战中的贡献,他仍旧被我军所善待。改造期间,毛主席曾让罗瑞卿转告王耀武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全国解放后,王耀武被特赦释放。但经历人生起伏后,他多少活得有些小心翼翼。
有一次邱行湘和他开玩笑,说你就是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王耀武否认说,他最崇拜的是关云长。但不久之后,他就急急忙忙找到邱行湘进行解释:“我不崇拜关云长!因为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汉”。
年,王耀武受到惊吓心脏病发作去世,后被葬在了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这位前半生一直冲锋在自己战争最前线、亲历了中国近代史最重要时期风云变幻的名将,以这样一个最简单的结尾,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句号。
是非成败自有公论。那些在民族最危难的关头,为了民族生死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健儿们,都是英雄。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