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放青岛放出职业技能培训新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几年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力推“五放”,放出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活力。今年以来,全市新成立职业培训学校30家,全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5.82万人。“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主动放权,努力放出速度,放出效益。”市人社局局长胡义瑛表示。

下放审批权,新增职业培训机构30家

职业培训机构是培训工作的主体。培训机构供给不足,直接导致培训服务供给不足。没有量的规模,根本谈不上质的要求,青岛市从下放审批权入手,提高审批速度,可谓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刚刚获批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孙女士是到青岛市市南区审批的学校,由于准备材料比较到位,从申请到获批一共只用了14个工作日。“我们已经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民办普通技工学校两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区里。”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人说,“同时我们要求各区市按照放管服工作要求,精简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推动职业培训主体行政审批提速提效。”

近一年来,全市新增职业培训机构30家,职业培训机构已经达到余家,年培训能力达4万余人。

下放审核权,申领补贴不用多跑腿

在下放审批权的同时,青岛同时大力度推进业务审核权下放,如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等培训项目的报名条件、资金拨付等审核权,原先都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直接审核,目前已经全部下放到区市、街道。

“下放业务审核权,把政策当产品,把群众当客户,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职业培训政策的消费体验。”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人表示。在职业培训资金审批管理权下放的同时,及时健全职业培训补贴申报管理机制,指导各区市实施“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柜办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李沧区领取到“先垫后补”技能培训补贴的孟某告诉记者,参加西式面点师的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申请补贴特别便捷。“直接在家门口的楼山路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就可以进行申领,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很热情,我带着身份证和发票去一次就能帮我办好申请手续,补贴直接发放到我的社保卡里,不用多跑腿,真是又便捷又高效。”

此外,市人社局还坚持市场导向,根据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取消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唯一条件,对具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培训愿望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取得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的,均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受到培训机构和企业的欢迎。

下放管理权,多种职业纳入补贴范围

改变政府补贴培训承接机构确定权限和办法,明确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放,并简化认定程序,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采取申报签约的方式承担政府补贴类培训。目前,平度市技师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等职业院校均纳入政府补贴项目承接机构。其中平度市技师学院的社会化培训比重已占全日制培训的50%。

同时,支持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承接政府补贴性培训任务,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海尔集团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等数10家大型骨干企业均已设立职工培训中心。

在此过程中,市人社局坚持向放权要广度,进一步扩大政府补贴培训职业(工种)范围,将可开展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48个职业(工种)和59项专项职业能力,全部纳入政府补贴培训范围,涉及家政服务、食品制作、手工艺品制作、服装设计与制作等多个行业,更好满足了劳动者培训需求,提升了其就业创业能力。

下放评价权,激发企业主体责任感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权限下放,将初级工、中级工鉴定权限下放到区市,同时在部分乡镇设立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提高职业技能鉴定便民服务水平。为确保区市能够“接得住、接得好”,市人社局还结合实际,制定了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科、所)基本配置参考清单,并指导区市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和要求,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调整优化工作流程,加快推广使用理论机考、实操PAD打分系统,加大鉴定场地、设施设备投入,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技能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鉴定权限下放以来,共组织开展初中级鉴定人,占初中级鉴定总量的60%。

积极推进企业自主评价,将评价权还给企业,企业的主体责任感被激发出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首先,在评价方式上,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采取考核鉴定、考评结合、过程化考核、直接认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其次,鼓励企业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要求,知识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求,复合技能型人才突出掌握多项技能、从事多工种多岗位复杂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把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评出来。此外,在激励机制上,要求坚持“评聘统一”,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企业要落实工资福利待遇。同时,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培训补贴、鉴定补贴和参评技能领军人才。

下放定价权,补贴标准与市场挂钩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更好的激发职业培训活力,就要坚持市场化思维,对接市场灵活定价,对接市场精准培训。为此,市人社局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与市场和培训成本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上浮纳入紧缺急需职业(工种)目录的培训补贴标准和鉴定费补贴标准,努力破除技能培训发展束缚,用市场手段促进职业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和配置,提升职业培训供给能力。

同时,坚持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发布了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技能人才紧缺急需50个专业和个职业(工种)目录,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并在全国率先出台技工院校新旧动能转换培养奖补试点政策,对面向50个新旧动能转换紧缺专业,根据培养层次和在青就业人数,按照每人元至00元标准给予奖补,切实激发紧缺急需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推动技工教育“提质增效”,助力产业“换挡提速”。年,全市技工院校招生人数中,有人属对接50个新旧动能转换紧缺专业目录范围培养人员,占全部招生人数的98%。

半岛记者肖玲玲

[来源:半岛客户端编辑:古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