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这家知名健身馆出事了涉及上百万
N海都全媒体记者刘文辉林涓文/图
黄先生
办了年卡,买了私教课,动力满满地准备锻炼,过了个年却发现健身房“跑路”了。
近日
福州市民黄先生向海都记者反映
他于去年12月在
古德菲力健身馆东百中心店
办了一张两年卡,过年期间都没去
直到2月11日被拉到了维权群里
才知道健身馆大门紧锁尚未恢复营业
据了解,古德菲力集团成立于年,总部设在深圳,在福州有三家分店,分别是省体店、东百中心店和东二环泰禾店,但这三家店只是共用一个招牌,省体店与另两家店不属于一个老板。目前,省体店仍在正常营业。东百中心店和东泰禾店已由南京十月健身公司接手,东百中心店于22日晚开店,但东泰禾店无法继续营业。
古德菲力健身馆(东百中心店)
健身馆突然关门,会员们犯愁
记者了解到,目前维权群里已经有多名会员,建群人陈女士是在古德菲力健身馆东百中心店办的卡,目前私教课剩余59节,价值元。
陈女士表示,原东百中心店和东泰禾店的古德菲力健身馆负责人已将这两家门店卖给了南京十月健身公司。然而省体店只有持有通卡的会员才可以去锻炼,且不承认其他门店会员的私教课。
古德菲力健身馆(东二环泰禾店)
2月17日,记者来到古德菲力健身馆泰禾店,看到门口醒目处贴着泰禾广场发出的公告——“本商场内5层L-2区‘古德菲力’的商户,其经营者于近日在未与商场沟通下擅自停止经营,已经构成违约。我司正尝试与其营运人员取得联系。”
陈女士说,她了解到,此前接手泰禾店的新公司在和泰禾方面协商降租事宜,恐怕有点难恢复营业。不过,东百中心店发出公告称于2月22日开门营业。
东百中心店发公告称于2月22日营业
17日,记者也来到省体店,相关负责人说,东百中心店和东二环泰禾店是同一个老板,之前加盟了古德菲力,和省体店没有关系,只是共用一个招牌而已。而持通卡的会员可以共用器械、场地等,但私教课不能通用。
泰禾广场店发出公告称正处理变更事宜
会员:“已经欠租,仍低价卖卡”
陈女士透露,事后她才了解到,年前这家健身馆就已经欠租,但还在大量售卖价值元的两年卡,目前有不少会员仍有大量私教课还未上,“特别是泰禾门店,很多会员剩余大几十节私教课,甚至上百节课,都是价值过万,个别损失达3万元。”据维权群里初步预估,涉及“会籍卡+私教课”的金额估计上百万元。
2月22日下午2点,记者再次来到东百中心店,现场已有不少会员在店外等待,其中不少是泰禾店的会员。下午2点15分,健身房一位工作人员带着商管人员将健身馆店门打开,但健身馆内的水电依旧无法使用。
22日,许多会员来到东百中心店了解情况
泰禾店会员郑先生说,他是去年年初办的卡,年底又缴了两次费用,“去年11月底缴了一次余元,12月31日,健身房说业绩不够,办了一次活动,两年卡才元,于是我在40多节课的基础上,又买了20节课”。
郑先生说,年后泰禾店就没有再开过店了,“之前说大年初七以后就开店,后面又延迟到2月二十几号,结果两次都没开。”最后他是联系到私教才得知泰禾店不开了。
“我是今年1月18日才办的卡,过完年回来发现店居然倒了。”同是泰禾店会员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当日,健身房教练推荐他办了一张价值元的年卡,于是,刘先生便在前台交了钱,正当准备办卡、签合同时,教练却表示,系统出现问题,建议刘先生年后再来补办,但年后他却发现健身房已倒闭。刘先生对此感到十分无奈。
健身馆负责人:暂时无法退费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南京十月健身公司福建负责人周经理。他说,东百中心店已于22日晚正式送电开店,但东泰禾店无法继续营业。
至于会员想要退费的诉求,周经理表示暂时无法退费,但会想办法处理,“我们会尽力与东二环泰禾附近的健身馆进行协调,安排原泰禾店的会员去里面健身,如果情况很严重的话,也希望会员给我们一定的时间,我们会想办法去做退费准备”。
记者也联系了泰禾广场相关负责人曲先生。他告诉记者,古德菲力健身房已经欠了1月、2月的租金,其原负责人也已将商场的营运人员拉黑,所以一直联系不上,目前已经准备起诉。
有会员告诉记者,22日晚东百店已开门营业。
部门:联系不上相关负责人
泰禾店已列入经营异常
记者联系到鼓楼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他说年前收到一些关于怀疑古德菲力健身房关门跑路的投诉,联系了之前的负责人发现对方已经离职了,后续他们还将派人继续跟进此事。
晋安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古德菲力泰禾店于1月25日已变更法定代表人,“我们联系过变更前后的法定代表人,但都联系不上,后期这家店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记者就此事也咨询了新世通律师事务所的吴晓珊律师。吴律师表示,现在有很多健身馆都存在预充值的情况,建议消费者充值前,首先要详细评估相关机构的实力情况,不要一次性充值大量金额,可以选择按次消费的模式。
如果确实想要以这种预付的方式去充值,建议事先谈好退款事宜、违约责任等,并和机构签一份合同,开单据或发票,要体现机构的信息、盖章等,方便后期维权举证。
如果遇到机构突然关门的情况,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
若机构有故意非法占有财产的意图,比如已经知道经营不下去了,但还想通过某一个活动敛财后再“跑路”,机构或涉嫌合同诈骗,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海峡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