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为何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效结合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391329.html

有人提出,二战时苏军建立机械化部队较早,为何到年才装甲成军?这个问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一个因素,苏军和斯大林的作战思想落后于德军的闪击战。

提到二战苏德战争,人们最疑惑的就是苏联为什么会损失万人,这里面有两层涵义,一层是苏联的人口和战争基础都比德国扎实,另一层是德国发动二战后,苏联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德军的闪击战。

但恰恰是这两个优势条件让斯大林给忽略了。一方面,当德国在一战后不遗余力研究如何使用装甲优势快速机动时,英法苏等国却在按部就班地研究如何加强防御和扩大地面部队的规模,带来的变化是军事理论的僵化和作战防御上的守株待兔,最最要的表现就是英国缺乏地面部队,法国把马其诺防线当成了救命稻草,而苏联同样把建设一条斯大林防线作为阻止西方入侵的筑垒地区。

所以人们会发现,虽然苏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一度研究过大纵深理论,但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古德里安创建的闪击战理论更符合本国国情,更重要的是斯大林及时地掐断了这根萌芽,而把重点放在空军和炮兵建设方面。

从这个层面讲,斯大林认为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但防御外敌入侵仍然要靠空中和地面部队配合,在远程打击方面,空中和炮兵部队更比机械化部队作用更大些,所以在战争打响时,德军把摧毁苏军66个机场和架飞机作为第一波重点,原因也在于此。

第二个因素,战前几场局部战争,改变了苏军对机械化部队重要作用的认识。

有人提出,二战是年9月1日打响的,到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这期间苏军有一年半的时间研究德军的闪击战,为什么苏德战争打响时,苏军的装甲部队那么不堪一击呢?客观上讲,苏军除了人为轻视德军作战实力外,苏军自己也从几场局部战争中,对如何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作用问题产生了分歧。

一方面是苏军与日军和芬军的作战,改变了对机械化部队重要作用的认识。年和年,苏军与日本关东军接连在张鼓峰和诺门罕展开了两场边境作战,虽然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动用了机械化部队作战,但苏军认为打赢这两场战役,关键还是空军和炮兵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而真正改变苏军对机械化部队看法的另外一仗,却是年11月发生的苏芬冬季战争,在这场战役中,苏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居然让芬军的弱小步兵打得寸步难行,虽然苏军最终胜利了,但赢得很没面子,机械化部队被打得体无完肤。

所以,到年德国继续向西欧发动闪击战时,苏军也对德国可能的东进有危机感,并在同样12月以德军为假想敌展开了首长机关演习,虽然朱可夫等都提出了要加强机械化部队建设的建议,会议也决定组建20个机械化军,但斯大林最终把重点仍然放在空军和炮兵建设上,导致战争打响时,苏军只有9个机械化军可用,而且有些还不满编。

从这个层面讲,苏德战争打响时,苏军在前期大反攻时遭遇德军毁灭性打击,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步兵跟德军装甲部队硬拼,这种人海战术导致苏军的损失不断扩大。

第三个因素,苏德战争打响后,苏军在战争中深刻体会到武器装备同样是打赢对手的重要条件。

现在回到苏军为什么直到年才大量建设机械化军和坦克集团军问题上来。实际上,苏德战争打响后,苏军在德军4个装甲集群的钳形攻势下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这主要是苏军没有腾出手来迅速制造装甲坦克,大量西部军工企业都要往东部转移,这个过程到年春天才略有改观。

所以,人们会发现,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都是把拖拉机厂改为制造坦克,大量工人先是当工人制造坦克,然后又充当士兵亲自开着坦克走上前线。

当然,年苏军重视装甲坦克的生产,最大的原因就是从前期作战环境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光有人海战术不行,武器装备同样出战斗力。所以,当德军后勤补给和战争潜力每况愈下时,苏军却反其道而行之,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展开“天王星行动”时,苏军已经组建了多个机械化军和坦克集团军,到年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时,苏军在装甲坦克的数质量上完全碾压了对手,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年被看为是东线作战的关键之年,对苏军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但其根本原因还是苏军实现了人与武器装备的有效结合,在战争潜力和综合国力上远远超过德国,这是苏军打赢卫国战争的基础,也是德国输掉这场战争的必然趋势。

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8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