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为何苏军先输后赢武器装备保

二战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装备要先进很多,最后为何输了?可以肯定地说,德国闪击苏联并不是武器装备比苏军先进,也不是综合国力优于苏联,而是依靠先进的闪击战理论与扩张野心相结合,打的是一场冒险战争,把德国放在整个欧洲甚至同盟国的对立面。

一方面,战争之初出现的闪击战所向披靡只是昙花一现,缺乏足够的战争潜力支撑。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如果说苏德战争打响后闪击战是昙花一现的话,那么德军闪击波兰和占领西欧又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战争打响前,波兰把希望寄托在英法联军提供的保护上面,而德军闪击波兰时,英法联军的影子都没看到;在德军闪击西欧时,也是因为英法和其它各个小国没有形成合力,让德军各个击破,加上西欧小国的地理环境有利于闪击战展开,从而让德军错误地认为,闪击战打遍天下无敌手,并没意识到苏联地理环境辽阔,会给闪击战带来极大的麻烦。

从苏德战争展开的进程来看,德军发动闪击战的基础并不牢靠。德军统帅年上台,年才开始扩军备战,年就开始对外扩张,到年9月1日闪击波兰时,古德里安创建的闪击战理论并不成熟,进攻波兰也只是作为一次尝试和试验。年闪击西欧和占领法国,才是德军将闪击战理论上升到突然打击的高度,因为曼施坦因提出的“镰刀计划”正好与闪击战突然打击理论合拍,这才出现了德军装甲部队奇袭穿越阿登森林的奇迹。

在分析德军打赢波兰和法国两场战役的同时,必须要承认英法联军在应对闪击战打法上的措手不及。明知德军在不断地发展装甲坦克,却仍然在用传统的进攻理论与之抗衡,从这个层面讲,德军能打赢前两场战役,并非英法军事实力不够,而是军事理论和打赢信心上的不足。

因此,当苏德战争打响时,苏军和斯大林同样犯了与英法一样的错误,对闪击战的毁灭性进攻缺乏足够多的认识,而苏联尤其没有从英法联军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这才使德军进攻苏联能获得一连串的胜利。随着战争的持续和深入,苏军才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莫斯科战役中改变了传统打法,这才将德军拖入到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泥潭,最终打赢了苏德战争。

另一方面,德军的武器装备并不比苏军先进,能坚持4年之久完全是苏军战斗力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从古德里安回忆录中得知,德军闪击波兰和进攻西欧时,直到占领法国,德军的装甲坦克数量都很有限,甚至在年进攻苏联之前,古德里安还在为巴巴罗萨计划所需要的庞大的装甲坦克数量犯愁,除了德国军工部门加班加点生产以外,他只能将缴获的英法坦克涂改成德军标志,到战争打响,也才凑够多辆,但这里面仅有多辆是履带式装载,0多辆全部是轮式车辆,严重迟滞了装甲部队的进攻,这也是古德里安兵败莫斯科的重要原因。

至于说德军武器装备比苏军先进的问题,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支撑。表面上看,德军从年就在开始研制重型坦克问题,直到战争结束,德国军工部门仍然在升级坦克系列,因为德军统帅部一直希望能造出一辆一劳永逸的坦克,不仅跑得快还要打得准还能抵抗住苏军的T34打击。

但是,从整个苏德战场能看出,德军的主战坦克是三号四号,苏军的主战坦克却是T34。从数量上看,苏军在战争期间共生产了10.2万辆坦克,其中有一半是T34,而德军在战争中生产出的虎式坦克也才只有1多辆,而且虎式坦克在进攻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它的最大作用是在打击能力而非速度上。这也是年1月份,德军在东线战场仅有辆坦克可以投入作战的原因。

而从苏军的武器装备投入使用来看,虽然苏军的装备简陋,但实用和数量庞大。年7月14日,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就投入到了战场,战争打响后,德军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就遭遇到了苏军的T34打击,德军之所以能打赢这些战役,并不是赢在装备先进上,而是赢在战术部署和苏军打法落后上面。

那么,是不是德军在武器装备上一点优势也没有吗?当然不是,人们熟知的A1A2系列飞弹,曼施坦因用于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古斯塔夫巨炮算得上是当时非常先进的武器了,而德军后期投入到战场上的铁拳反坦克手雷也是比较先进的单兵武器。

所以,从上面分析看出,苏德战争打响后,德军能一路所向披靡,并非武器装备多么先进,而是依靠装甲坦克的钳形攻势,这种突然打击给苏军带来的损失也是毁灭性的,仅半天就歼灭了苏军66个机场和架飞机,一周就占领了明斯克,一个月就占领了斯摩棱斯克,9月16日就合拢了基辅包围圈,更重要的是在三个月内,将苏军第一波次部署在边境的万精兵都消耗殆尽。

正是战争之初闪击战给苏军带来了毁灭性的损失,才使德军能在东线作战维持4年之久,苏军能打赢后续的胜利,也是依靠巨大的伤亡和不断地发展武器装备后来居上,由于德军在战争之初打下的基础,迫使苏军边打边建,兵员是越打越新,武器装备也是越打越多,这种情况维持了两年之久,到年底苏军才缓过劲来,这才有了年的十次大反攻战役。

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5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