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的装甲雄心,本打算弄个钢铁洪流,
如果说起二战里的德国装甲部队,第一印象就是由各型优秀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组成的钢铁之师。确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德国装甲部队堪称是顶级装甲部队,从坦克质量再到装甲兵素质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没人知道德国装甲部队的组建与发展是多么的艰难,甚至堪称是一段辛酸史。因为当古德里安雄心壮志想要搞出顶级装甲部队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德国国防军就没几个人支持他的,反倒是打压他的人可不少。
古德里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对坦克起了兴趣,认为这是未来陆军的发展方向。在他被调往担任国防部运输兵监察处之后,他就开始努力钻研机械化作战理论,研究装甲部队的组建和发展问题。不过,当时机械化这一理论在德国可不吃香,不仅不受重视,还属于是德国国防军里的三不管单位,在那些顽固的骑兵部队眼里,坦克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机械大玩具,根本没有独立成军的可能,谁敢说要组建机械化部队,他们就说谁是疯了。
推崇机械化作战的冯·塞克特将军在德国国防军里饱受排挤,作为冯·塞克特将军下属的古德里安自然也没好哪去,通常都是被军队同僚视为疯子和神经病看待的。古德里安在一次演习里曾经对运输兵总监冯·纳茨默尔上校推销过一次自己的机械化作战理念,结果被对方痛斥为是发了疯,声称这些东西只配给部队送面粉,根本打不了仗。而老将冯·克鲁格说得就更直白了,嘲讽古德里安构想的机械化部队只能是骑兵的附庸。
现在明白古德里安的机械化部队组建有多难了吧?国防军里简直到处都是嘲讽他的人,而尝试组建的实验性机械化部队真的是日子不好过,这个说是团级单位的部队,实际上也就只有一个空架子。比如说该部队的第一连作为装甲侦察连就只有糊了铁皮的卡车,第2连倒是有坦克,但都是纸壳、木板和三轮车糊出来的“坦克”,第3连更是只有一堆木头架子做的假战防炮,第4连相比之下都是好的,他们全员配了自行车。
那么当时的德国有没有坦克呢?答案是有的,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在二十年代中期开始,英国就放松了对德国的管制,不仅对德国和苏联的一些秘密合作项目视而不见,还把诸如卡登·洛伊德轻型战车卖给了德国。而德国自己也有开发坦克和装甲车,比如VsKfz-31轻型坦克和Kfz13巡逻车这样的东西。但是这些装备一件都没有落到古德里安的手上,都被骑兵总监威廉·克罗亨豪尔拿去给骑兵部队了,说啥就是不想给古德里安的实验性装甲部队。
可想而知,当年古德里安的日子是多么的不好过,尤其是威廉·克罗亨豪尔还往他的部队里塞了一堆骑兵军官来给他添乱添堵,那可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好在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古德里安的实验性装甲部队才获得了重视。当然,这少不了新任机械运输监察奥斯瓦尔德·卢茨少将的支持,因为此人也是机械化作战的推崇者,在任命了古德里安为他的参谋长之后,古德里安的小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
有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古德里安的实验性装甲部队也是搞得风生水起,而在年希特勒掌权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古德里安的机械化和装甲战理论正式得到了希特勒的认可,天天琢磨打仗的希特勒更是宣称,古德里安所展示的正是他想要的东西。于是在年年底,古德里安的实验性装甲部队改编为了“左森机械化教导指挥部”(团级),下辖55辆各型杂牌坦克,相比于过去是好上不少了。
此后的时间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是飞速发展,“奥德鲁夫机械化教导指挥部”的成立了,则宣告了过去德国装甲部队的扩大化,并奠基了未来德国装甲部队的基本编制——每个装甲团下属两个装甲营,“左森机械化教导指挥部”也将同步扩编一个坦克营,这一编制将在未来长期成为德国装甲部队基本组成。而在年,德国还将数个独立的机械化营抽出部分兵力与骑兵团合并,组成了三个新的装甲团,最终组成了一个旅级单位,算是德国装甲部队正规化的开端。
这个过程里,卢茨和古德里安也是鸟枪换炮,直接担任了年成立的德国装甲兵司令部的司令官和参谋长。在年的“试验装甲师”演习里,德国吸取了演习的经验,将旧有的零散装甲部队打散重新编组,形成了德国最初的三个装甲师,也就是德国第1、第2、第3装甲师。与此同时,德国不仅大批量生产了用于训练的1号轻型坦克,和用于侦察作战的2号轻型坦克,古德里安构想的3号中型坦克和4号中型坦克也开始有条不紊的进入生产环节。
按理说,这一切对于古德里安都是好事,毕竟他的装甲部队构想已经成型,剩下的就是对装甲师进行完善,以及进行必要的演习和训练。但是让古德里安不爽的是,他的构想现在完全不能变成现实,各装甲师无论是从编制,亦或是从坦克上,都与他之前的设想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而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当年困扰古德里安的老问题,那就是穷导致的。
按照古德里安的构想,德国装甲师应该是每个师下辖一个装甲旅,每个装甲旅下辖有2个装甲团,而每个装甲团则要配备2个装甲营,每个装甲营需要有4个坦克连,其中3个配备3号中型坦克,1个配备4号中型坦克。可现在的现实问题在于,古德里安构思的编制被大打折扣,每个装甲营的4个坦克连变成了3个坦克连不说,全部配备3号坦克和4号坦克的构想也吹了,装甲营里只有一个连混编了3号坦克和4号坦克,剩下两个连配备的竟然都是1号轻型坦克和2号轻型坦克。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德国的经费和工业能力有限,到处都需要新式装备,各兵种都需要吞吃经费,尤其是海军的造船计划和空军的建军计划摆在那里的时候,古德里安就更是难为他的装甲部队争取到足够的资金了。再加上3号中型坦克和4号中型坦克刚刚开始投产,所以数量也不是那么充足,于是作为训练坦克的1号轻型坦克,以及作为侦察部队配备的2号轻型坦克就被配属到了装甲师里,成为了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单位。
这一局面自然是古德里安不满意的,他是铆足了劲头想要给自己的装甲部队配齐装备。然而,现实问题就摆在这里,任凭古德里安去陆军总部几次,都会被告知没有钱,古德里安也只能憋着了。当然了,让古德里安郁闷不已的是,连那些预定要配备中型坦克的坦克连,最后也因为德国工业产能不足,一时没有生产那么多3号中型坦克和4号中型坦克,而只能去那2号轻型坦克凑数,怎一个惨字了得?
德国合并奥地利时搞出的那场所谓“和平进军”就可见一斑,虽然说德国装甲部队将是本次行动的明星,可当时摆在古德里安面前的问题竟然是装甲部队缺零件和汽油。古德里安四处求助也没能弄到汽油,最后气的古德里安挥舞手枪硬是提走了战备仓库里的汽油,否则他的装甲部队都不知道怎么去奥地利。之后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算是帮了古德里安解了燃眉之急,毕竟他要是没拿到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LT-35和LT-38两款轻型坦克,估计德国装甲部队就真只能拿1号轻型坦克和2号轻型坦克当主力了,这战斗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的。
但不管怎么说,截止至到年9月之前,德国的装甲部队已经从年的3个装甲师,飞速扩编成了6个装甲师和4个轻装甲师,抛开绝大部分坦克都是轻型坦克之外,其作战能力相较于之前有了质的飞跃。古德里安可谓是一边长吁短叹他的纸面编制没能达成,一边满怀骄傲地看着自己的装甲部队。而在即将爆发的波兰战役里,德国装甲部队也将大显身手,拉开属于德国装甲兵的传说。
参考文献:《古德里安大将回忆录》
《闪击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