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的空军曾由14架扩充到300架的
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中华民国的时期。3月下旬,袁世凯将南京政府的飞行营调到北京南苑。但当时的规模很小,遂决定扩大规模、创办空军。他仿效国外建立空军的经验,首先创办南苑航空学校,以培养骨干和技术力量,作为建立空军的基础。
一、袁世凯时期的空军——14架飞机
年3月,袁世凯在总统府顾问、法国驻华公使馆武官理素的建议下,决定在北京南苑开办一所航空学校,并定名为南苑航空学校、筹办工作由参谋本部负责。他们先在南苑陆军营地建校舍余间、停机棚和修理厂各一个,后又将练兵操场进行了扩建,作为练习飞行的起落场地。财政部拨款30万银元,从法国购进“高德隆”C型教练机12架。该型飞机的结构比较简单,最高飞行时速96公里、在地面滑行米左右即可起飞。同年8月中旬,参谋部委派秦国镛为南苑航空学校校长。秦国镛是在法国学习飞行的留学生,是第一位在自己领空驾机飞行的中国人。
袁世凯(-年)年9月初,南苑航空学校开始招收第一期学员;招收对象是陆、海军军事机关和作战部队中年龄在25-30岁,少校军衔以下的军佐。选拔学员要经过三道手续:先由保送的军事机关,部队进行初步挑选,然后由航校对推荐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合格者方可参加学科考试,以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年12月,第一期学员除9名被淘汰外,其余41人全部领到合格证书。但因当时国内各地方,各军队既没有飞机,也没有航空机构,毕业生无处分配,只好留在校内,住在自己家里,定期到校练习飞行。
南苑航空学校
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拥溥仪复辟。7月7日,南苑航空学校奉命改为讨逆军临时航空司令部,秦国镛、姚锡九、鲍丙辰各驾驶一架“高德隆”C型飞机,对丰台张勋“辫子军”阵地、北京城内南河沿张勋住宅等处实施空袭,有力地支援了讨逆各军的地面行动。
二、皖系军阀的空军——余架飞机
年6月,袁世凯病逝于北京,北洋政府推举黎元洪为总统,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段祺瑞以皖系军阀为后盾,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操纵者。段祺瑞主政期间,非常注重空军力量的发展,在他的主导下,我国的空军发展取得巨大突破。
段祺瑞(-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为推销战时剩余飞机,由英商斐克斯公司出面,于年10月与北京政府陆军部签订航空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万英镑,其中50万英镑储存银行作为发展航空事业行政经费,以万英镑购买飞机、航空器材和航空工厂应用器械,计购买大、小型飞机共架,其中双发动机“维梅”型轰炸机改装的旅客机40架,单发动机阿弗罗-K教练机60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向国外举借大宗款项购买大批飞机。
单发动机阿弗罗-K教练机
为独占航空借款的使用和分配权,控制全国航空大权,在陆军部的支持和建议下,年11月11日北京政府在国务院下成立航空事务处:由陆军总长代国务院总理靳云鹏兼任处长,陆军部次长丁锦任副处长,下分三科九股,专管各国航空一切行政事务。年2月,南苑航空学校改称航空教练所,也划归航空事务处领导。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高层次的空军领导机关。
双发动机“维梅”型轰炸机
皖系军阀政府除大力发展空军武装外,还首次购买商业飞机,发展民用航空事业。年1月,北京政府交通部为筹办航空事宜上报了给大总统的呈文。呈文中说,近年来欧美使用飞机载运客货,已实行试验,由伦敦至巴黎间航线尤见成效,并已由伦敦试飞印度。如由欧洲飞到中国,不过四五天日程。与海运相比,其神速无可比拟,建议在交通部设立筹办航空事宜处,并推荐京绥兼代京汉铁路局局长丁士源等进行筹备。
“亨德利·佩治”商用飞机
2月24日,北京政府交通部委派丁士源与英国亨德利·佩治公司签订合同,从交通事业盈余款项中拨款购买“亨德利·佩治”商用飞机6架、阿弗罗-K教练机6架以及一批补充零备件和修理机械,并聘请英国飞行员和机械工程师各2名。3月,交通部筹办航空事宜处正式成立,丁士源担任该处处长,负责与外国公司签订购机合同,拟订航空条例草案、全国航空线计划以及外国飞机飞航区域事宜等。
三、直系军阀的空军——40余架飞机
直系空军兴于皖系政权崩塌后。年7月爆发的直皖战争,是北洋军阀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在五四运动中声名狼藉;冯国璋死后成为直系首领的曹锟和在护国战争后期崛起的吴佩孚,则因反对皖系骗取了民心;一直标榜“中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关键时刻倒向直系,使皖系遭到惨败,从此一蹶不振。直系空军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发展起来的。
曹锟(-年)
段祺瑞政府的空军发展曾盛极一时,直皖大战后,段祺瑞失败下台,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接管北京政府。曹锟手下抢到了3架大型“亨德利·佩治”式飞机,这是曹锟创办空军的开端。年,曹锟要求大总统徐世昌和国务总理靳云鹏免去航空署长丁锦的职务,派自己的参谋长潘矩楹担任署长,直接掌握空军大权。潘矩楹上台后,罗致南苑人才,重用航空人员,秦国镛、陈虹、邢契莘、鲍丙辰、厉汝燕等被任命为参事或厅长,金贤、关庚泉、董静波、董鸿谦、涂学洛、杜保铭、吴经文等被委以科长各职。
“亨德利·佩治”式飞机
年11月,曹锟以从皖系手中夺取的南苑航空教练所的“维梅”式、“爱弗罗”式等飞机20多架,并以此为基础,在保定组织航空队,敖景文任队长,全队编制人(暂编人)。后又在航空队基础上组建航空司令部,以敖景文为司令。年2月21日,航空署与英国斐克斯公司接洽,借款30万英镑,年息8厘,以盐税为担保,期限9年。其中5万英镑为京兰航线筹建费,19万英镑为购买飞机和材料费用,其余为航空署经费。12月,航空署又以供福州民用航空为名,订购4架飞机,雇用美国人施利芬用驳船押运到汉口。不久,吴佩孚又用8.6万银元购买14架美制飞机,充实他的航空队。
“爱弗罗”式飞机
年10月,直系军阀曹锟通过贿选当上了大总统,直系势力在北京政府中逐渐扩张,并极力扩大本系统航空实力。除从南苑航校调拨人员、器材加强保定航空队外,还筹划在保定设立训练航空人才的机构,年4月5日,曹锟控制的中央航空司令部在北京成立,敖景文任司令、赵云鹏任副司令,下辖三个航空队,邓建中、沈德燮、李珉分任第一、二、三航空队队长,各队有飞行员10名左右,直系控制的航空队力量进一步增强。
吴佩孚(-年)年10月,直系军阀被奉系打败,其控制的飞机部分飞往天津,为冯玉祥部队俘获,在昌黎、秦皇岛的飞机则被奉军俘获。航空署和他航空机关被冯玉祥接收,航空人员大部分被派往西北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处任职。年冬,吴佩孚东山再起,联合奉军向国民军进攻,从孙岳手中夺回了一些飞机和航空人员,由敖景文任航空司令,韦庭鲲任参谋长。但好景不长,当奉军打败冯玉祥后,又掉转头来,挥师南下,夺取了吴佩孚占据的河南,飞机又被奉系直隶督办褚玉璞夺走。兴盛一时的直系空军从此瓦解。
四、奉系军阀的空军——余架飞机
奉系空军的创办也是在段祺瑞下台后开始的。张作霖要建立空军的念头很早就有。当民国初年,国内只是在段祺瑞手中有几架飞机时,他就希望建立一支自己的空军。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占领北京,奉军除抢得大量辎重财物之外,还把南苑航校的12架飞机运往奉天,包括“大维梅”双翼马力双发动机旅客运输机、“小维梅”单翼马力侦察教练机等多种机型。皖系军阀在东直门里的库房、航空人才、飞机器械等,全部被奉军接收。
张作霖(-年)
年9月,张作霖着手筹组东三省航空处。年4月1日,该处正式成立,直辖于东三省巡阅使,乔赓云为处长,赵延绪、章斌为正、副主任。暂借沈阳第三中学部分校舍作为办公地点,在沈阳东塔农业试验场修建飞机场、厂房、仓库宿舍以及办公室等,并从南苑航校招募飞行机械人员百余人,筹建航空修理工厂,开始了东北空军的创建工作。
吴佩孚(-年)年9月1日,张作霖在沈阳东塔机场开办了东三省航空学校,作为扩充、加强东北空军的基础。航校首任校长由航空处处长乔赓云兼任,赵延绪兼任教育长。除中国教官外,还聘请了英、日、白俄飞行教官。培养飞行员59人。与此同时,张作霖不惜花费巨资,派军官去国外学习飞行,-年,先后有46位军官从法国、日本学成归国,极大的充实了奉系军阀的空军人才。抗日战争期间的空军英雄、中国空军第三飞行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就是这批学员中的佼佼者。
高志航(-年)
年9月,东三省航空处改组,张学良为总办兼航空学校校长,航空处机构进一步扩大,下编飞龙、飞虎、飞鹰三个航空队,由章斌、赵延绪、伊里布分任队长,随后参加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年6月,东三省航空处改称东北航空处,航空机构再次扩充,并增编飞鹏、飞豹航空队,张学良兼任飞鹏队队长,赵延绪、伊布、赵翔陆、古德连分任飞虎、飞鹰、飞豹、飞龙队队长。为了对国民军作战。同年10月1日又成立东北航空司令部,由张学良任司令、冯庸任参谋长。
美制霍克-3型飞机年3月,还在秦皇岛成立东北海防训练队,接收五名飞行员人队训练,当年7月毕业后,编为水平飞行队,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支水平飞行队。同年4月,东北军在清河接收了国民第三军大维梅飞机2架、小维梅飞机3架,改编成轰炸队,同时飞龙、飞鹏队进驻昌黎,并派出飞豹队去山东助战,东北空军队伍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年夏,奉军进驻北京,改组北京航空署,下属机构均由奉系人员控制。此时,奉系空军约有飞机余架。
东北军沈阳飞机场奉系人驻北京后,航空领导机关有北京航空署、东北航空处和东北航空司令部,多头领导,矛盾较多。年1月,撤销东北航空司令部,同年4月,北京航空署裁撤。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东北空军无论是技术、战术还是装备、配置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已拥有多名飞行员、近架飞机。这些技术过硬的飞行员,能够适应多种作战方式,这在当时全国各军阀中是独一无二的。但这样一支实力雄厚的空军,竟在“九一八”事变中不战而溃,令人扼腕叹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