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袭波士顿凝聚人性之美,才能吓退恐怖
没有夸张的特效、虚幻的故事,《恐袭波士顿》真实还原了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始末。
剧情一气呵成地推进,爆炸场面、血腥特写突出了恐怖氛围;缉凶全程充满凶险、悬念,又将人性的美好与丑恶交融在一起。而开放式的结局,则淡化了观者的恐惧心理、着重渲染温情,让人也产生劫后余生的共鸣。
剧照1丑恶与美好,素来是一对孪生兄弟,生活中交替出现。故事背景先铺陈波士顿市民的平静生活:有说有笑的年轻夫妻,情窦初开的小镇警员,热衷学术的高校学生,一切的生活再平凡不过。“但美好的一天,因意外而结束”,死亡与阴谋正悄悄降临。影片对祥和、美好的生活集中刻画,极大反衬了爆炸袭击后给人们带来的噩梦般恐惧。
本片导演彼得·博格营造的美好景象和爆炸后的惊恐场面,让人心理形成巨大反差。一场人性善恶的较量由此开始。热情洋溢的马拉松运动员,和欢呼四起的现场观众,你很快跟他们一起沉浸在一派祥和热烈之中。可是爆炸过后,惨叫声此起彼伏,满地残肢断臂,现场一片狼藉。电影没有对血腥的镜头进行淡化处理,也没有刻意回避现实,一个个非常恐怖的细节描写,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烘托了人性善恶的对比。
剧照2片中,汇聚了很多好莱坞大腕,但马克·沃尔伯格、凯文·贝肯、约翰·古德曼、J·K·西蒙斯、米歇尔·莫纳汉等演员,没有扮演拯救人类的大英雄,展现的多是对人性的反思与情感的刻画。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他们人性中真挚的一面完全被激发出来。当听闻一号嫌犯被捕,备感解气的汤米(马克·沃尔伯格饰演)一路操着粗口,直奔拘捕现场;汤米处理爆炸案归来,妻子(米歇尔·莫纳汉饰演)如释重负地给他一个拥抱;老警员(J·K·西蒙斯饰演)出警途中,做了一个深呼吸,还不忘跟爱人报个平安。当爆炸后和缉凶过程中,他们能在复杂的情形中冷静而快速地做出判断,并果敢采取行动,这些都一一还原了他们普通的工作生活,及对警察职业的执着和热爱。
剧照3人性之美往往体现在危难时刻。死神来临,令人无比恐惧;但在它的威逼下,人性之美也愈加显现。为了配合调查,八岁男童的尸体要保持原样伏在冰冷地面,他的父母被强制隔离,早已精神崩溃;下肢重创无法动弹的一位父亲,无助地注视着不远处的哭泣婴儿。一提及遇难的那个男孩,汤米总是泪如雨下,若不是妻子身体原因,他的孩子也该这么大了。受伤的人们,强忍巨痛,互相救助。人性之美,在恐怖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波士顿人民如此坚信,因为爱可以战胜一切灾难。案情很快有了进展,FBI和当地警方,就是否公布嫌犯信息发生争执,担心此举会刺激丧心病狂的嫌犯,以制造更大的恐怖事件。汤米的建议是,炸弹袭击事件涉及到每个人的安危,我们无法封口,只有公布才能引起市民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