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郁蓉在整个求学阶段都因妈妈工作的变动而经常转学,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如今定居英国,她遇到的人差异越来越大,她也不得不一次次想办法去融入不同的团体。郁蓉,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师从英国儿童文学桂冠诗人昆汀·布莱克爵士[他刚被女皇授予最高CompanionofHonour(荣誉勋爵)奖,以表彰他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主要作品有《脚印》《我是花木兰》《夏天》《云朵一样的八哥》《烟》《迷路的小孩》等。其创作的图画书曾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童书奖、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苹果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绘本奖、图画书时代奖金奖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奖项。在成为一名图画书创作者后,她意识到,如何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处理与外部的隔阂,这并不是她自己才会遇到的麻烦,类似的故事可能会发生在每一个孩子身上,甚至在他们成年以后也不会停止。这种经历和感悟似乎注定了她与《舒琳的外公》这本书的缘分。今年4月,《舒琳的外公》入围了有英国童书最高奖项之称的凯特·格林纳威奖(TheKateGreenawayMedal)短名单(凯特·格林纳威奖和卡内基奖短名单公布,华人插画家郁蓉入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舒琳的小女孩转校之后,在外公的帮助下,克服异国文化差异,获得新友谊的故事。郁蓉将古典与现代绘画风格相融合,通过剪纸、山水画等创作形式,以及龙、熊猫等国际辨识度很高的形象,不仅表现了外公的智慧,也传达了当下世界最为需要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舒琳的外公》插图。(图源:蒲公英童书馆)凯特·格林纳威奖执行委员会主席杰克·霍普(JackHope)这样评价:“这部作品以完全沉浸式的艺术表达方式,巧妙地捕捉并传达了儿童在现实中会面临的情绪和感受波动,让我们看到艺术所具有的超越个人经验的共情力量。”在郁蓉看来,对他人的包容和关怀需要从小建立,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他人的处境,也能帮助自己尽快地融入新的团体。在新京报记者对她的采访中,郁蓉谈到了获得国际性大奖的体会,也谈到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她是一位善于总结与观察、有着很强共情力的插画家,虽有着自己的创作世界,但也非常在乎读者的阅读感受。正是这种在乎,让她去了伦敦后开始摸索剪纸艺术,让她在创作中埋下许多惊喜,在“现实-理想-现实”的循环中不断寻找着真实的自己。《舒琳的外公》,[英]马特·古德费洛著,[英]郁蓉绘,殷健灵译,蒲公英童书馆
贵州人民出版社年6月版。上图分别为《舒琳的外公》中文版和英文版封面(受访者供图)采写
新京报记者何安安1“这次疫情让大家静下来思考世界的差异性”新京报:今年3月,你的作品《舒琳的外公》入围了有英国童书最高荣誉之称的凯特·格林纳威奖短名单,你认为这本书为什么可以获得这种认可?郁蓉:在剑桥电台的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我:《舒琳的外公》这本书能够入围凯特·格林纳威奖,你自己有什么感受?我说:“当然很开心。一方面,这是对我专业创作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我更在乎的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可以通过图画书的形式让西方读者看见、欣赏和认可。”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小女孩转学的故事,画面的表现技法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剪纸。我之所以选择创作这本书,首先是因为觉得自己很适合,另外也希望以图画书作为桥梁,给全世界的读者一个更加广阔的、多元化的文化展示。这次能够入选短名单,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也许正是因为这次疫情,让大家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我们从小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尽量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对他人的包容和关怀需要从小建立,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他人的处境。这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舒琳的外公》插图。(图源:蒲公英童书馆)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我们每个人与世界各地的联系非常密切,可以远在千里,也可以近在咫尺。这种环境中,我们彼此如何共存?这是所有人都要去理解和调整的。疫情之前,世界自由开放的时候,很多人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反倒是这种开放被阻断之后,大家被迫有了时间,可以安静地反思。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就是要相互尊重、学习、欣赏,相互照应的。我在想,《舒琳的外公》这本书之所以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的提名,可能正说明评委团也意识到,作为一个孩子,不应该被外界的、大人的世界所影响。作为一个孩子,看待身边的所有人,不要被他们的饮食起居、语言文化、信仰艺术等干扰,我们应该手拉手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分享自由快乐的生活。新京报:在入围凯特·格林纳威奖短名单之前,你已经获得过非常多的奖项,你觉得这些奖项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