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备考15课程
嗨~小伙伴,欢迎来到小z故事学习吧~五四快乐呀,奋斗的青春最迷人!小z每日份更新教招备考系列干货,献给正在奋斗的你,希望对你有所help~遇见的时光,弥足美好,让咱们把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把备考当成一种乐趣,加油~
(一)课程的概念
为实现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基础,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二)课程的类型
1.从内容属性上:
(1)学科课程——赫尔巴特;
含义:以知识的逻辑体系设计开展。
特点:以间接经验为主。
是使用最广泛的课程。
(2)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杜威;
含义: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开展。
特点:以直接经验为主。
2.从组织方式上:
(1)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2)综合课程——怀特海
按综合程度可分为:
①相关课程——有联系的学科,但仍保持原有的界限。
②融合课程——紧密联系的课程融合成为新学科。
③核心课程——以问题为核心,联系生活实际。
④广域课程——多门相邻学科。
3.从实施要求上:
(1)必修课程——发展共性,具有强制性。
(2)选修课程——发展个性。
注意: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
4.从开发主体上:
(1)国家课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以必修课程形式呈现。是国家的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以必修和选修课程形式呈现。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
(3)学校课程——学校(教师)。
多以选修课程形式呈现。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5.从课程任务上:
(1)基础型课程——培养基础能力。
双基(知识、技能)和三基(读、写、算)
(2)拓展型课程——开阔视野,培养特殊能力。
侧重知识的广度。
(3)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侧重知识的深度。
6.从呈现方式上:
(1)显性课程——计划内的课程。
(2)隐性课程——计划外的课程。
代表人:杰克逊《班级生活》。
7.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
(1)理想的课程——专家。
(2)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
(3)领悟的课程——教师。
(4)运作的课程——课堂实施。
(5)经验的课程——学生。
(三)课程理论的发展
1.博比特《课程》——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课程理论的著作。
2.泰勒,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评价之父。
他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四)课程理论的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赫尔巴特;
2.学生中心课程论——杜威;
3.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
4.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
4R标准: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
(五)制约课程的因素
1.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制约学校课程;
2.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学校课程;
3.人类文化知识及科技发展水平制约学校课程。
即:社会;知识;儿童。
各位小伙伴,咱们今日份梳理的关于课程的系列核心知识点就到此结束啦~你都get到了吗?小z依然在文末分享了思维导图供你参考巩固哟!若你有任何小疑惑,欢迎私信与小z互动反馈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