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纵一人,可创千军万马
斯坦·李原名为斯坦利·马丁·利博,最初他认为自己的漫画登不了大雅之堂,才起了斯坦·李这个笔名,而他的真名是要留给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一个凝缩他全部人生经历的小说。
可这部小说永远也没有面世,留名斯坦利·马丁·利博成为他一生的愿望,而斯坦·李作为一名杰出的漫画创作者,名留史册,如雷贯耳,跌跌撞撞地开创了整个漫威宇宙,为世界上所有的成年人构筑了一个童话。
01.他的超级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斯坦·李的一生跌宕起伏。
幼年家境贫寒;
多年报社写,新闻通稿,甚至送外卖补贴家用;
16岁时在舅舅介绍下进入古德曼漫画公司做助理;
一年后二战爆发,应征入伍进入部队做通讯兵;
战争结束后,遇见改变自己一生的妻子乔安,在她的鼓励下创造漫威在60年代的开山之作——《神奇四侠》,从此走上漫画创作的巅峰。
可是斯坦·李的第一部作品却不是改变了漫威命运轨迹的《神奇四侠》,而是那部浓缩了自己和时代影子的《美国队长》。
二战时期,美国人心惶惶,斯坦·李应征入伍,虽然是一名文艺兵,却仍心怀壮志,渴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于是美国队长的形象应运而生——史蒂夫·罗杰斯果敢坚毅,刚正不阿,持有印着美国国旗形象特征的盾牌,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在日后被视作“美国精神”。
《美国队长》在二战时期民众反响热烈,因为斯坦·李在群众脆弱时创造了一个精神支柱,漫画中曾有史蒂夫一拳打向希特勒的内容,一度获得群众拥护。
然而二战结束后,超级英雄题材的漫画热度不如从前,《美国队长》也难逃落寞,但是斯坦·李却抓住了另一个时期——美国青少年文化迅速蔓延,《蜘蛛侠》由此诞生。
蜘蛛侠彼得·帕克是漫画史的一个转折点,不同于以往成年人的超级英雄形象,这是超级英雄首次以青少年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则是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文化、语言、衣着等方面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这代人的思想观念与父辈矛盾冲突显现,他们急需一个表达自我思想观念的载体。
为了迎合群众需求,斯坦·李将蜘蛛侠设定为高中生,衣着与众不同的红蓝紧身衣,有着喷射蛛丝的炫酷超能力,飞檐走壁轻松自如,有着超级英雄的能力,却也有着普通高中的学业、恋爱等普通青年人的烦恼。
所以,原本不被看好的以蜘蛛为原型的英雄《蜘蛛侠》首次面世便大获全胜,深受青年人追捧,热度一路暴涨,时至今日。
《美国队长》和《蜘蛛侠》是斯坦·李作品中明显具有社会色彩的两部作品,除此之外,《黑豹》——首次设定黑人英雄,打破种族差异观念;《钢铁侠》——正值冷战高峰期,人民抵触战争却叛逆地设定军火商,资本家的托尼·斯塔克形象,成功扭转局势。
02.不完美才是最完美
有一句话这样评价斯坦·李的作品:“惊异的想象力与人文精神并存,开创探究超级英雄内心世界的先河”。
在漫威之前,DC的超人是人们心中完美的超级英雄:刚健有力,能力超群,有着完美的身材外形,希望表达个人主义却受限于个人道德而被规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的完美英雄。
可是这样的设定往往会给人一种“神”的错觉,斯坦·李在创造漫威英雄时则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让那些超级英雄有了普通人的私欲变得不完美,可就是这样一种满足普通人对超能力的幻想,却不脱离凡人气质的人物设定,让斯坦·李名震漫画界。
“我的所有超级英雄都有人的缺点。”斯坦·李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我努力表现他们尽管有超人的力量,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完美。”
蜘蛛侠,一个活在内疚中的超级英雄,赎罪是他成为英雄的动力,他的一念之间,造成叔叔的悲剧,脱下战服,他也是一个为生活琐碎焦头烂额,迫于生计四处谋生的年轻人;
钢铁侠,自私和伟大并存,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脱下战甲却也是纵横情场的浪子,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家;
神奇四侠,作为漫威的第一支队伍,同样不完美,自私、自负、唠叨、幼稚,尽管有着种种凡人的缺点,也丝毫没有改变他们改写漫威历史的事实......
“我想打破英雄主义漫画的陈词滥调,”斯坦·李说道,“在这之前,还没有出现年轻小超人的形象,没有一个陷入自身麻烦的英雄形象,也没有出现一个尽管可以战胜一切恶势力,但依旧不能摆脱因内疚感带来悔恨之情的英雄。”
传统的超级英雄做认为自己对的事,复仇是其原动力,斯坦·李笔下的英雄,大多数都有一个从平凡到超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痛苦,或悔恨,或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而争取,就像蜘蛛侠为了赎罪成为平民英雄,x战警为了同族选择战斗,这些超级英雄因为有了凡人的情感,才从普通人蜕变成超级英雄,也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更贴近现实,更愿意让读者期待着终有一天那个英雄会走下神坛,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
03.Excelsior精益求精
回首斯坦·李这一生,他唯一信奉的神灵或许就是那一句“Excelsior!”。
他认为最初的傻漫画配不上他斯坦利·马丁·利博的名字,可当他真的走上这条路,却踏踏实实地走了很久;
他连线条都画不流畅,却凭借着泉涌般的创意和合伙人开创了漫画界全新创作模式“神奇模式”,斯坦·李提出故事的大纲和结构,画家杰克·科比负责绘画,写手史蒂夫·迪托负责所有的对话。研究漫画史的历史学家彼得·桑德森曾将“神奇模式”为漫画界带来的影响与法国的新浪潮运动相提并论。
精益求精,斯坦·李不仅表现在创作中,同样带到了客串。
斯坦·李曾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复联2中的客串,他喝了一杯雷神的酒,然后被抬了出去,口中嘟囔着“excelsior”。
这是他客串的所有电影中,唯一一次有两个场景的,然后他满足地笑了:“现在我期待导演能够给我安排三个场景的客串,然后四个。”斯坦·李认为客串是最简单的当演员的办法,对于他来说,创造角色和写故事是如此有趣,而参与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中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令人兴奋的生活,当你做一些你知道会是你的粉丝高兴的事时,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不想停下。”
斯坦·李最大的愿望,就是给他的读者带来快乐,终其一生,思索,创作,反思,精益求精,他将娱乐视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他的漫画能够缓解焦虑,给人们带来快乐,那是不是傻漫画又怎样呢?
04.结语
斯坦李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
“我不是先知,但我认为漫画书将会永葆青春。我认为即便是年轻读者也会喜欢这种方式,我坚信他们永远都会。”
斯坦·李在人们精神崩溃时,用漫画点燃希望,也是他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让高高在上的超级英雄走下神坛,让他们有凡人的悲喜,而不是远在天边的信仰。
从前漫画属于小孩子,成年人的世界裹挟着暴力、犯罪等等麻痹神经的毒素,斯坦·李,为成年人守住了童话。
他这一生百经周折,经历过分道扬镳,也经历过听证对峙,但就像他笔下的超级英雄那样,斯坦·李不会忍气吞声,他为自己争取,也仍然爱这个重重伤害过他的世界。
故人已去,但斯坦·李永远没有终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