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分析之1943年卡塞林山口战役

阅读美军战史研究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是其中提及云山战役和卡塞林山口之战的频率特别高。

而前者对于中国人来说还算熟悉,但要论及后者则大多语焉不详,只隐约知道跟隆美尔有关。

正巧我手头刚好有一份关于卡塞林山口之战的战斗分析课件。

故而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的聊一聊这场战役的台前幕后。

课前准备

想要成功研讨一场战役中双方指挥员的胜败得失,通常第一要素是要了解其地理环境和战略背景。

而若是示意图连地名都标注不全,那又如何能用来品评双方将帅战役中的指挥呢?

在这个问题上,研究外军战役的第一个难点即在于地图的获取和校准上。

前者就笔者角度,就非专业的叙事来说,倒也无需按军用比例尺进行著述。

但一张示意图若无基本的山川地貌,则仍会使得观者对于战役中的部队调动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不过说起来在各种地图软件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这倒也不算太大的困难。

真正的问题往往来自于校准上。

英译中经常会因为不同的译者,而带来不同的中文介绍。

如是HeinzWilhelmGuderian,在80年代前基本都译作古德林,而今天则是为众人所知的古德里安。

但如果只是一些人名倒还罢了,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对地名的翻译。

就像本文标题卡塞林山口战役,在另一个译法上又叫凯塞林山口战役。

而下文中如春风行动的要点-SidiBouZid。

究竟应译作西迪布齐德还是西迪布兹德,笔者就一度十分头疼。

但最终根据比对谷歌等地图,我还是选择了译作西迪布兹德

而与此同时,也希望大家接下来在读到不同地名译法时不要介意。

战略背景

年末对于轴心国来说可谓战争的转折点,其中在北非战场,自德军名将隆美尔在阿拉曼为蒙哥马利击败以来,业已退守到突尼斯一线。

而紧随着盟军展开代号为“火炬行动”的北非登陆作战,使得突尼斯的德军开始不得不面对两面夹击的危险。

截止到年1月中旬,德军的战役态势如下。

自突尼斯往南,德军形成了一道长近公里的狭长战线。

在战线北端和中部是由德军名将汉斯-于尔根·冯·阿尼姆统帅的第5装甲集团军驻守(约10万人)。

而南端接近利比亚交界处的马雷斯防线,则由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残部进行坚守(约7万人)。

在这之中,第5装甲集团军主要是在隆美尔阿拉曼战败后开始组建和投入到突尼斯的。其虽然初到北非,论战场经验比不上老练的非洲军团。

但在兵力结构上第5装甲集团军拥有许多新型装备,尤其是装备虎式坦克的第重装甲营更是为隆美尔所眼馋不已。

而非洲军团主要由德意联军组成,其经过马雷斯的休整虽然士气已有所回升,但装备的损失依旧高昂。

与之相对的盟军此时情况又如何呢?

截止到年2月10日,盟军在突尼斯方向一共也分为两个作战集团。

其中东路集团是由阿拉曼一直尾随隆美尔西进的英军第8集团军,指挥员蒙哥马利。

该部队经过阿拉曼的胜利,如今士气正虹。

但由于长驱直入和蒙哥马利为人的谨慎,其仍旧在马雷斯防线附近,好整以暇的进行着战斗准备。

而西路集团主要由英法美联军构成第1集团军,其指挥员为肯尼思·安德森中将(当然了,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后面的英国亚历山大和艾生豪威尔)。

在具体分布上,北段由英军第5军驻守,而中段则由法军第19军控制,位于南段的则为美国的第2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隆美尔非洲军团正好卡在了加夫萨(Gafsa)到马雷斯一线,为此盟军的东西两路集团并没有陆地上的接壤。

而对于盟军的西路集团来说,北攻突尼斯可以直接切断整个北非德军的退路,当然预期中这也必然是最为困难的一招。

而若南攻加夫萨(Gafsa)到斯法克斯(sfax)一线,虽然不及直取突尼斯来得有利。但因为打在德军两个作战集团的结合部上,一般讲,其成功率又往往要更为高些。

不过,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此时德军的处境反过来看,其实也正巧处在了经典的内线位置。

为此只要行动迅速,那德军完全可以先集中打击一路,再回过头来消灭另一路(拿破仑听了都点赞)。

而事实上,德军也正是这么想的。

德军的计划

关于卡塞林山口的作战计划,德军大约在1月末到2月初开始形成。

在理论上,此时无论是非洲军团的隆美尔,还是阿尼姆的第5装甲集团军都受德军南线总指挥凯塞林元帅的节制。

但凯塞林要面对的问题在于,在北非不仅有德军,同时更有轴心国盟友意大利。

此时虽然德军将领普遍对于意大利都没啥好感,可毕竟大家一个阵营,同气连枝总比相互捅刀子来得要好。

更何况说,尽管今人能笑意大利打仗九流,可在年意大利的海军却仍是地中海方向德国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故而,凯塞林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协调南线德意两军的统一行动。事实上相比起其他的德军将领来说,凯塞林在这方面也是做得最好的。

不过就此带来的问题也很要命。

那就是对于此时分秒必争的北非战场,德军缺乏一个可以随时处置的统一指挥。

而刚巧不巧,阿尼姆和隆美尔在对于打击盟军方面产生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案。

其中让我们首先来看阿尼姆的方案。

阿尼姆的作战计划在后来也被称为“牛头行动”,其核心是在北线以贝雅(Béja)为目标实施局部反攻。

这个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英军第5军已经过于接近突尼斯港口的现状。

考虑到要想长期在北非坚持下去,就必须进一步拓展突尼斯港口的纵深,阿尼姆这一想法倒也无可厚非。

但“牛头行动”的问题在于,由于突尼斯至贝雅(Béja)一线基本都是山地,故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将限制德军的推进速度。

并且就像隆美尔所说,该处山地其实严重限制了德军新型装备-虎式坦克的射程优势。

而与此同时,战役进攻一旦失去了突然性,那其成果也就不难预料了。

相对而言,隆美尔的计划行动则可谓大胆得多。

其方案是集中兵力由迈兹拉山口(MaizilaPass)突入,首先打击经验不熟的第1集团军右翼(即美国第2军),然后再向其侧后实施深远迂回。这一计划的优点是,美军初来乍到,无论在作战经验还是心态上都属于萌新选手,一般来讲是比较好欺负的。

而且隆美尔在此前和英军交手多次,早已摸准了大部分英军缺乏进行大规模机动战的习惯和意愿。

所以一旦拿下美军第2军,那是有可能实现对整个第1集团军纵深方向的战略胜利的。

但这个计划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是对于美军的判断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上。

而即便抛开这个因素,突尼斯南部的地理环境里也有很多山地。

其中盟军只要能在任何一个隘路口坚守下来,那也就锁死了德军的发展。

与此同时,这个计划单靠阿尼姆或者隆美尔都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非洲军团和第5装甲集团军同时行动。

但这就给东路的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创造了机会,一旦蒙哥马利趁隆美尔西进时突入马雷斯防线,那德军的崩溃也是显然易见的。

不过坦白讲,上述情况隆美尔其实也是有考虑到的。

于前者而言,隆美尔此前的胜利基本都是来自于其大胆的迂回。

如果说担心这,担心那,那德军早在2年前就失去北非了。

关键的问题在于要比对手进行更快、更坚决的机动。

至于蒙哥马利,经过此前的较量,隆美尔已经摸准了蒙哥马利善打呆仗的脾气。

为此,隆美尔倒不怕蒙哥马利不进攻,而怕的恰恰是他结硬寨、打呆仗。

不过客观的说,无论是阿尼姆还是隆美尔的上述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仍旧是在北非的挣扎之举。因为决定北非德军成败最大的因素,是希特勒在战略上一直没有搞清晨北非的实际定位。

与近来山呼元首战略高强的事实所不同是。

北非战场上德军真正失败的源头不在于隆美尔、阿尼姆或凯塞林,而恰恰在于希特勒本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如今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指出

希特勒一开始就对于北非的地位认识的很清楚,故而他对于北非这个德国的次要战场从来并不感冒。但恰因为隆美尔的战略短视和一意孤行,尤其是其忽视后勤,才致使北非的德军不断拉长战线。最终不仅严重破坏了元首的战略布局,更使得北非德军越打越艰难。

然而支持这一论调的兄弟们或许忘记了。

正是这位视北非为次要战场的元首,在阿拉曼德军战败后为北非一再增兵添将。

甚至在突尼斯战役结束时,仅北非德意联军投降的就有高达25万人。

对此,隆美尔曾不无遗憾的埋怨道,如果元首早一点把这些资源给他,那阿拉曼胜利的就不会是英国佬了。

当然了,公允来说,有关北非战场的战略定位其实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这里面希特勒也好、隆美尔也罢,都曾在不同时期有过或正确,或错误的判断。

但在年的北非,实际情况却更复杂得多。

以隆美尔而言,阿拉曼战败几乎摧毁了这个名将的所有精气神。为此,隆向希特勒建议,德军干脆直接撤出北非、西西里乃至整个意大利半岛,转而借助阿尔卑斯山进行防御。考虑到当时隆的身体不适以及对希特勒后来增兵的不满,这一建议不无抱怨的成分。但无论如何这却是很难被德军高层所接受的,更不用说这等于抛弃了整个意大利。

不过就希特勒而言,这位元首却也突然违反了他“北非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主张。

在阿拉曼后,希特勒不仅给突尼斯德军尽其所能的调动援军,并寄望于隆和阿尼姆能在这里反败为胜,重新赢得北非战场的胜利。

也就是说,此时的希特勒不仅认为北非德军能守住,更能重新获得甚至征服整个北非!而意大利当局自然也乐得元首难得重视起北非来,毕竟只要盟军还在北非作战,整个意大利本土就会多一分安全。

年地中海战局的真正问题在于,战场的主动权已不由德国所掌握了。

为此,无论是希特勒的“守得住”,还是隆美尔的“没法守”,就都属于两个相反的极端。

某种层面上,真正意义上比较好的策略是鉴于二者之间的。即利用当前的地盘做迟滞性的防御,最大程度利用地中海的特殊环境来延缓盟军的反攻。然而问题的实际困难点在于,究竟要守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守到位了,这个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并且就这个问题,也是不管隆美尔、阿尼姆还是凯塞林所无法左右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北非战局中德军的三个主要将领凯塞林、隆美尔和阿尼姆,其对局势发展的判断和所选择的计划,都是带有各自倾向性的。在这之中,阿尼姆相对也对北非德军的结局有所预料,但他的行动趋向于保守得多。而凯塞林虽然不赞同隆美尔完全撤离北非的悲观看法,却对其战术眼光高度认同。也故而当阿尼姆和隆美尔将彼此计划提出来后,凯塞林更多选择了站在隆这边。

不过这里的盲点是,一部分资料称凯塞林在原则上认同了隆的计划为优先,并私下告之阿尼姆隆即将离开非洲的消息,来换取阿尼姆对隆美尔的支持。而另一部分资料则称凯塞林事实上选择了两个计划的中间路线,即要求在保留阿尼姆方案的同时,以隆的计划为优先,并要求双方必须在每一次行动中都集中力量使用,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但上述判断又因后来的两个事件而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其中之一是当2月17日隆美尔在向阿尼姆请求调动第5装甲集团军的主力予以协助时,阿尼姆以坦克在维修把这事给糊弄过去了,这一度让隆美尔大为光火。

而第二件则是,当2月26日阿尼姆发起“牛头行动”时,部分资料称这是凯塞林和阿尼姆背着隆美尔干的,而隆的最终出走在某种角度上也跟此事有直接关系。

考虑到2月17日晚些时候,当凯塞林得知阿尼姆没有配合隆美尔而十分生气。

以及隆美尔在2月24的日记中明确记载了他有同意阿尼姆的进攻计划,故而应该说上面的历史事件都应该是存在的。只不过想来可能无论是凯塞林和隆美尔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满口答应的阿尼姆会在关键时候玩起了花招,结果使得德军整个行动虎头蛇尾。

当然了,这也是后话了。

总之,在2月初德军形成的作战方案中,是以隆的卡塞林山口为目标。

计划核心是先集中非洲军团和第5装甲集团军的主力于迈兹拉山口(MaizilaPass)杀出,直逼盟军侧后的补给要点特贝萨Tebessa。

而理想条件下,当盟军第1集团军调动北方守军南下之余,则阿尼姆就可以如期展开“牛头行动”,从战略上奠定最终胜利。

那么,相对于德军的磨刀霍霍,此时的盟军又在做何种打算呢?

盟军的计划

自年10月23日的阿拉曼战役,以及11月18日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以来。

盟军东西两路集团正向着突尼斯方向的德军步步紧逼,眼瞅着就要将整个德军彻底赶下海了。但到年1月末,由于追击德国佬的盟军自身也很疲惫。

故此,为了让东西两路盟军可以最大程度的产生合力。

不管是西路的第1集团军,还是东路的第8集团军都正处于防守和紧急休整状态。

但相比起老道的蒙哥马利来说,盟军的第1集团军在部署上却有着明显的疏漏。

那就是作为与非洲军团接壤的第1集团军右翼,是由经验不足的美第2军进行守卫。

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说是因为骄傲的法国人不愿意听从英国佬的指挥,故而才在部署上选择了让美军承担其右翼。

而执掌美国第2军的劳埃德·弗雷登道尔在具体部署上也进一步犯了迷糊。

这位喜欢待在后方指挥所的将军,将美军包括步兵和坦克在内拆成了多个实力均等的战斗群。

其中掩护迈兹拉山口(MaizilaPass)和法伊德山口(Fa?dPass)的主要是A战斗群,其兵力组成为步兵团的2个营、1个坦克营及1个歼击车连。

这个部署最大的问题是,它削弱了美军可以用来反击的装甲预备队。

与此同时,弗雷登道尔习惯于在后方指挥部里按部就班的习惯,也加深了战争迷雾对他的影响。

当然了,就高级指战员的职能来说,并非每一个人都得像巴顿或者隆美尔那样亲赴一线指挥。但弗雷登道尔的另一个问题是,他在坐镇后方之余往往又热衷于从地图上对于前线进行微操,而且经常是越过中间指挥层直接对一线战斗员进行。

这种蒋氏指挥风格最大的通病在于,它使得弗雷登道尔的命令严重落后于局势的变化。

相比较而言,隆美尔和巴顿虽然习惯于自己前出一线进行指挥,但其坐镇后方指挥所的参谋团却获得了高度信任和权力。

尤其对于巴顿来说,他热衷于将美军传统意义上的骑兵连作为通讯的中继站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内部的有效信息循环。

无论如何吧,总之在德军正式发起“春风行动”时,盟军在卡塞林山口的防御部署如下。

第团2营偕同1个坦克连、1个歼击车排驻防勒苏达山(DjebelLessouda),向东控制法伊德山口(Fa?dPass),其指挥员是巴顿的女婿约翰·沃特斯中校。

第团3营和类似的装甲部队驻防加亥阿迪德(GaretHadid),向南控制迈兹拉山口(MaizilaPass),其指挥为德雷克中校。

第17炮兵团的一个营和装甲3团的一个营则作为预备队,驻扎在西迪布兹德(SidiBouZid)附近。

上述部队编组为A战斗群,总指挥是麦奎林上校,其指挥部也设在西迪布兹德(SidiBouZid)。

考虑到受山体影响及山口间的距离(达15公里),A战斗群在白天以装甲部队进行驻防,晚上则撤回到隐蔽阵地,随后的时刻则由步兵巡逻队进行代替。

战役历程

2月14日凌晨,德军第10装甲师由法伊德山口(Fa?dPass)杀出,而南面的迈兹拉山口(MaizilaPass)则为德军第21装甲师。

也像美军一样,德军组建了若干战斗群,但其兵力厚实度却比美军要高得多。

而德军出击之余,当地的沙尘暴也进一步遮障了美军的视野。

率先崩溃的是南部迈拉兹山口的美军第81侦察分队,该分队甚至没有来得及做出上报。

紧接着大约在清晨时分,美第1装甲团3营G连(就是奉命为2营进行支援的那个连)突然与西进的德军相撞。

仓促之间,G连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雪上加霜的是在G连首批被摧毁的坦克中,有该连唯一可以与指挥部无线电联络的坦克。这就使得位于西迪布兹德的A战斗群对于前线的情况一头雾水。

但隘口的枪声还是引起了A战斗群的注意,在得知敌军突破隘口后,装甲指挥官海托尔中校受命前去处理。他试图以1个坦克排在北,1个坦克排在南,1个坦克歼击车排在隘口中间建立拦截网。

可惜的是,此时老道的德军已经以格哈德战斗群从勒苏达山(DjebelLessouda)绕了过去。其后不仅成功打哑了位于后方的美军炮兵,更直接威胁到美军的补给线。

时,德军格哈德战斗群成功包围了勒西达并消灭了该地的美军一个自行炮兵连。

不得已,美军只好将坦克和自行炮兵营向后移动,以防止被德军切断后路。

但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德军飞机和直接火力的进攻。。。。。。。美军伤亡惨重

至15中日中午时分,A战斗群不仅失去了几乎一半的装甲力量,同时打头的美军团的2营和3营与后方的联系也基本被切断。

下午14时,A战斗群向上级沃德将军请求后撤,但遭到了来自第2军总指挥弗雷登道尔的拒绝。

因为此时弗雷登道尔尚未意识到该处的危险,而仍认为这可能是德军的声东击西之计,其主攻方向更可能来自于北面的丰杜格山口(FondoukPass)。

然而这一判断多少有些莫名其妙,首先德军没必要舍近求远的打击丰杜格山口(FondoukPass)。毕竟这里即使拿下,也对无法短期内促成整个战役态势的变化。

其次第1集团军的两个核心补给线只有特贝萨Tebessa和贝雅(Béja)是东西走向。

因而从战理上说也不应该将丰杜格山口(FondoukPass)作为突破口。

但或许是美军情报部门探测到阿尼姆的第装甲营等主力并未动作,故而进一步加深了美军对于德军进攻方向的错误判断。

事实上,在2月14日指挥德军一线部队的海因茨·齐格勒,确实在当日并没有很好利用战役的突然性,而选择了在拿下西迪布兹德(SidiBouZid)后进行停留。

当然了,作为阿尼姆的参谋长,齐格勒也自有其理由,一方面德军刚和美军交手,他需要谨慎从事。

你隆美尔此前纵横北非两年,可阿拉曼不也一场输回到了姥姥家吗?

故此,如今德军在北非的装甲部队就那么点家当了,可再也经不得折腾了。。。

所以老人说,小心点总没错不是。其次则是他要为其上司阿尼姆的“牛头行动”留出足够的兵力,而这也可能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但阴差阳错下,齐格勒这一失误倒也正巧加深了美军对丰杜格山口(FondoukPass)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7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