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住真如,灵山不远,是心作佛,念兹在兹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行脚僧人图壹.佛门之中,有些古德乐于行脚,而有些高僧则专注于栖身于深山古刹之中。诸如释迦如来住世的时候,摩诃迦叶尊者就有头陀行第一的美誉,因其精进勇猛,有行脚勤学的功德。佛法之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是因为众生无边,根器各异;因缘施教,殊途同归。不论是专注行脚,还是专心安居,最终的目的,莫过于断除我执,入佛知见。贰.在我国佛教史上,曾有过这样一段公案。话说唐代的玄沙山中,有一位精于头陀行的禅师,唤作师备禅师。师备禅师早年追随灵训禅师落发出家,出家之后,曾作头陀行遍参善士。唐代还有一位高僧,是漳州保福院的从展禅师。从展禅师所传承的,是雪峰义存禅师的法脉。这位保福禅师,与师备禅师的不同。师备禅师偏爱行脚,而保福禅是乐于安居。由于保福禅师安居清修十余年,因此多有四方佛子云集而来,以求依止参学。玄沙、保福二位高僧的修行经历,被后世佛子所敬仰。所谓敬仰,乃是恭敬先贤的功德,从而自发精勤,以断惑证真的觉悟,作为对古德的法供养。明代高僧莲池大师,发现在佛弟子中,有人把功夫用偏了。在莲池大师的笔记之中,就记载过有些佛子在发心尚未明确之时,就盲目效仿玄沙、保福二位禅师,把头陀行脚、安住参禅当做一种行为艺术来模仿。这就好比东施效颦一般,即便行为艺术做的再像,但自己的功德未到、智境未明,把自己搞得眼空四海、我慢炽盛,白白耗费了根身慧命。叁.在历史史上,有过大功德的高僧,是非常之多的。比方说,唐代的雪峰禅师,曾三登投子山,拜谒大同禅师;还曾九上洞山,参学于良介禅师。赵州禅师,年逾八十尚且行脚修行。这些古大德所经历的辛苦,并不是轻易就能模仿的。因为尊宿高僧的行脚、安居都有专门的意义,他们或是为了参访善知识,或是为了安住办道,对治意马心猿。这些行持,都是自利利他的大悲智德,普通人如何能够模仿得来呢?肆.倘若不能认识到吾人本具的佛性功德,不能认识到是心是佛的清净本心,那么即便做足了苦功,也是徒劳的。释迦如来在因地修行时,就曾为无端的苦行所困,后来发觉缺乏无我智慧的盲目苦行,只不过是损耗根身而已。古德苦行,是为对治烦恼,参访善士。我辈佛子,如能够勤修净戒,闻思经论,这也不啻为砥砺心性的远行。正所谓,心住真如,灵山不远,是心作佛,念兹在兹。——文献参考:莲池袾宏《竹窗随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