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功課八关斋戒释要51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www.baidianfeng51.cn/about/baidianfeng51hz.html
简体字版繁體字版

八關齋戒釋要(第五堂課)

 上天下因律師 主講年2月11日

「八關齋戒釋要」

諸位法師、諸位蓮友,众人早晨好!

阿彌陀佛!

請翻開講義第十二頁。

近来因為寰宇在时兴冠狀肺炎。释教徒众人想方設法,即是能夠幫助息滅這個疫情,以致有病能夠获得最佳的改變,或许療治。近来就有一個實際的例子,有廣州的居士要到廬山去,結果在武漢,二十一號在武漢中轉停止十個小時,接著到了廬山去。第二天二十二號武漢封城,他們就發現有幾個開始咳嗽了,身體不舒畅了,那也即是說大概被沾染了,就惊恐了。這個做父親的人就想:「好吧!我陪你們吧。」就把儿童喝過的水拿過來喝下去了。喝下去,接著就開始,對佛法要有决心啊,持楞嚴咒,持了七遍以上;持了一百零八遍的大悲咒,用心的這樣修持。結果改變了,第二天众人咳嗽沒有了,這個小儿童加倍有决心,連小儿童也念了。這個事变就傳開了,获得實際的應驗,因為他本人也隔離了十六天,一齐的單位都來關心,結果沒事了,果真好了。

蓮友們众人都在問,那我們念经的人是不是直接念经就行了?就彷佛不须要再持大悲咒、楞嚴咒。實際上法都是好的,佛法即是最殊勝的,即是用心一建都會有感應,最首要在用心。再來即是因緣上的差別,從緣起的角度來講,在經典裡面講「救苦救難」,佛菩薩有沒有?有!不过菩薩是直接的。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即是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最直接的。

在《地藏經》裡面,世尊吩咐地藏菩薩以致觀音菩薩,這两尊菩薩跟我們娑婆寰宇最有緣的。當時世尊還摸地藏菩薩的頂,「地藏!地藏!」吩咐要支使眾生,以致彌勒菩薩還沒來的時候,要救護他們,不要讓他們墮三惡道去了,世尊在經典裡面親自的授記,即是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跟我們娑婆寰宇眾生最有緣的。這是從緣起上差別來說,但我們不要執一非餘,都是好,念什麼都是因緣。

因而三祖僧璨大師,在《决心銘》裡面這麼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了。」「至道無難」,這個「至道」有的场合講大路,大路無難。即是我們要成效聖果,道不成言說,即是諸法實相。「唯嫌揀擇」,這當中即是惊恐起分別心、動念頭。因而講「但莫憎愛,洞然明了。」這個即是六祖大師所講的:不思善,不思惡,是明上座本來容貌。跟這個意义是一樣的。

因而我們在學法當中,不要執一非餘。我們看印光大師老头家在普陀山閉關二、三十年念经,不过老头家強調,災難的時候要稱念觀世音菩薩,並不是說對阿彌陀佛沒有决心,也不是這樣。因為經典裡面世尊的開導,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直接的,有災難念觀音菩薩感應快。因而這個即是我們講,從緣起法當中、從緣起角度來講,這個有差別相;從理體當中來說,說我一念经,心,這個念頭,就收攝起來跟天性相應,最直接的感應,這是從理入了;事相上的還是有差別相。因而在《普門品》當中,世尊就開導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当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寰宇,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普門品》當中我們要誦念就领会,尋聲救苦,因而稱念觀世音菩薩。印祖在《文鈔》裡面也是教人、勸人,许多许多的篇幅都是講這天災、人禍的時候,即是要稱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直接的。

因而我們在念觀世音菩薩,或许持大悲咒,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心咒!也有它的好事相。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面講,你如法誦持起善良心,十足的善神、護法都來護持。因地當中,觀世音菩薩稟白佛陀,在無量億劫碰到了千光王靜住如來說這個大悲咒—「大悲心陀羅尼」,當時觀世音菩薩是證得初地,聽到這個咒語馬上高出到第八地。這個時候世尊就跟他授記:你將來依這個咒語,以大悲心廣泛甜头眾生。接著觀世音菩薩他本人就發願:倘若我未來當中能夠這樣甜头眾生的話,支使我現出了千手千眼。就顯現出千手千眼,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千眼照見」是灵巧,「千手護持」是善良,這個都是表法的,菩薩本來即是悲智雙運。再來千手千眼,也即是說有無量的术数道力護念眾生,因而有他的好事相。

因而我們台灣的高僧廣公上人—上廣下欽老沙门,老头家念经開悟了,得念经三昧了。平凡人家來求的時候,也是持大悲咒給他喝。怎麼持大悲咒?拿起來,一點就行了,手一比就行了。為什麼?因為大悲心陀羅尼咒,這個咒語,陀羅尼即是咒,大悲心陀羅尼有十種相,這十種相即是在持咒的時候他的用心。第一個、大善良心;第二、同等心;第三、無為心;第四、無染著心;再來,空觀心;再來,敬重心;第七、低贱心;第八、無雜亂心;第九、無見取,沒有見取的心;第十、無上菩提心。我們要具足這樣的心持大悲咒,那個感應特別殊勝;以大善良心、以無染著的心、空觀的心、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這感應就特別快的。

因而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面講,倘若在山野當中有這一些鬼怪魍魎、精怪等等的惱亂,心不能安稳,誦持一遍大悲咒,這一些鬼神都被綁住了。因而它的靈驗的事变太多了,古來念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的感應特別多。外貌娴熟的感應,菩薩的感應以觀世音菩薩的感應特別多,地藏菩薩也有,但還是觀世音菩薩的感應特別多。因為尋聲救苦,即是他的悲願,因而這是在差別相當中來說。當然印祖也強調,我們念经還是要,你念幾萬佛還要念五千聲的觀世音菩薩,在《文鈔》裡面也種種的開示。

我們講佛也是憫念眾生的,但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你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現前;往常消災免難,我們多念觀世音菩薩,持大悲咒很好、往生咒很好,這一些都好。只需是佛法,你專心這樣去持誦,專心持誦,因為每一個咒語都有護法神,我們要誦《法華經》,這一些羅剎女,有十種羅剎女,還有鬼子母都來護法;他們也施設咒語,護持讀誦《法華經》的人。藥王菩薩、普賢菩薩更是,以致於這個經文忘記了,普賢菩薩還教導他讀誦。因而只需你用心,都有護法在護持,這是最真實的。至於念什麼,即是個人的因緣,但差別相當中以觀世音菩薩的感應是至多的,這個我們不能夠否認的。因而在法當中我們不要執一非餘,都是法,都是實際上甜头眾生,只需肯這樣守持決定沒問題。

現在開始外貌傳,口袋裡面放一片薑,這能够防止。薑有那麼好處?現在薑又要漲價了,众人都要放薑。其實即是用工啦!還是從心肠上去治療。因為這是業,疫疠病是業;傳患病死那麼多人,這個即是業,從業來的,它不單單可是很單純的一個什麼病毒,從業來。因而要從心肠上去做起,因而我們食斋、念经、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持咒,這個即是最佳的,能夠這樣做的話,消災免難、增福慧。

好,接著我們再言歸正傳,廣公上人老头家也強調「學依古德」,我們學習要依於古德,不要本人再想一套。古德怎麼說都是過來人,比較不會有錯誤,因而廣公上人強調學依古德。這個現代人參考參考,以致有的還不成的,根柢沒有見性;因而有時候是個人的主意,這是不對的,要依古德,看古德怎麼說,我們怎麼去做。

你看印祖,印祖老头家在《永思集》,在老头家的《永思集》裡面,有一個上海的居士吐露,當時上海護國息災法會當中,一個居士他就夢見了觀世音菩薩跟他講:「大勢至菩薩來到你們這個场合哦!」結果他去找了印祖,印祖跟他講:「你不成以說嘞!」後來等印祖往生之後,才把這個事变講出來,這個在《永思集》裡面有記載。我們講印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一點是无须质疑。為什麼呢?因為老头家在他的《文鈔》裡面開示,即是做種種的來剖析辨明《大勢至菩薩念经圓通章》裡面的情理,「如子憶母」這是經常講的。因而老头家的開示,這菩薩都是彼此讚歎,讚歎即是要稱念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因而我們這個是有一個很好的依據、一個依循,這樣去做就特别好。千萬不要本人想一套,要學依古德;然後不要執一非餘,我們都要认识法即是最殊勝的,你要學到到底,解脫死活都沒問題啊!

接著我們再看著十二頁,我們在上一堂課講到了僧物有四種。僧物四種,第一種「常住常住物」。常住的東西许多,堂宇、田園、人畜、米麪、桌椅這一些都是,常住包括特别多;生的飲食、煮熟的飲食,這一些也都是的。第二種叫做「十方常住物」。生的飲食、熟的飲食從庫房拿出來,今日要供眾的叫做「十方常住物」。「十方」即是拿出來,是能够給众人分的;放在庫房裡面即是屬於常住,是不成分的。拿出來即是能够分,當日要受用,是能够分的,只需是入了大界的头陀,出家眾他都有一分,因而叫「十方」,就體通十方。下面的「常住」即是「唯局本處」,在這個场合受用,不能隨便拿出去的,拿出去大界外。

因而下面講,「如飯餅等,現熟之食」,包括僧的也一樣。「本擬十方,聞聲同飯。」底本筹算供養十方僧,因而聽聞到打板的聲音、打鼓的聲音,做相。「同飯」,入於大界當中,联合飯食都有一分。倘若有人來偷盜這樣的飲食,「望守護主結重」,即是有守護主的話,好比說僧團裡面有典座,它是有守護主的,這樣要對著典座來結罪的。因為典座要虧損這一些東西,他要負責要賠償的。因而這個東西被人偷了,是要對他來結罪。沒有的話,「主客共盜」,望僧,對望僧;或许主。守護主本人盜的話,不是對本人,要對僧來結罪,結罪當中結輕,它就不會犯到重的。五錢以上犯重的中罪,四錢犯中品罪,四錢如下犯低品罪,是這樣的。下面說明它的起因,「以僧分業,無滿五故。」因為對著十方僧分下去了,盜業它就不會有滿五錢的。

接著就談論幾個問題。第一個,好比說在家居士到了道場當中去學習,住在僧團裡面受用僧食。在義理上,住在僧團裡頭應該要受持八關齋戒的,要持齋,這個是最相符戒法的请求;或许到道場去出坡,在律上允許客座人能够給予飲食,這一種情景都是如法的。

我們對於飲食當中,好比說用早饭,早饭用竣事,沒有吃完,有剩的,能够留到正午那一餐吃;你吃剩的。那要好好的,吃剩的這個是有包裝的、沒有開過、沒有咬過的,我們應該退归去是最佳。早饭,有咬剩的,吃不下;或许當時身體不舒畅吃不下,那能够留到中餐把它吃完。不过一個情況,不能多拿,不能决心拿许多,吃不完留著正午吃,這是不成以的。在律上講,飯食惟有一人一頓飽,不成以多拿,本人的食量几何,拿几何;不成以故心,用意的多拿留著吃,這個會犯戒的,這會犯盜戒。因而這一點我們要留意喔!盡量我們即是說供養竣事,看一看当前的飲食吃得完、吃不完?太多了,趕快先退了,然後把那些当前的、現前的把它吃了。咬過了就不能退,誰吃你剩的東西呀?那即是留著午饭的時候,午齋用。午齋萬一有剩,吃剩的,沒有咬過的、好好的,能够退我們就退了;咬過了,那就留著隔天早晨再吃。你不能說「唉呀!惜福,下昼就把它吃掉了」,犯非時食,這個是不成以的。并且那個是僧食,我們在過午不能隨便用的,即是留著隔天早晨明相出再吃,記得!

因為有時候我們早晨早一點起來做課,做完的時候大概都還沒有天亮,你想就開始吃東西,忘了。在家的習慣性是這樣,還沒天亮,有時候也在吃東西的。在僧團裡面,這個叫「非時」,還沒有天亮叫非時,非時是不成以受用飲食的,必然要天亮。天亮之後,就明相出到日中以前,叫做「食時」,時間的時,即是吃飯的時間,受用飲食的時間叫「食時」;過中了叫做「非時」。

因而我們即是要依律上這樣去做,到僧團裡面住,我們都要發心持八關齋戒,這樣最佳,都不會有其余的因果。否则不谨慎都會去當龍了,〈三歸濟龍品〉裡面都是這樣的,到僧團裡面去無論你去聽課或许你做什麼的,你不應該受用僧食,你去吃了,這個將來都要墮於龍中。因而這一方面我們就要留意,這是第一個問題到道場去。

第二個問題即是說,有時候道場為了居士都不懂,惊恐他們犯戒,好了,結果众人和合,和僧。說:今日來居士用的,都不要跟他們計較,隨意他們怎麼吃。众人彷佛都和合了,和僧彷佛就沒事了。這不是這樣。戒法是佛陀講的,佛陀講即是道理,你众人和合了,這個叫犯科和合,這個法是不成效的。你不能過中吃、你不能隨意吃,這個都要有規矩的。因而那個雖然和合了,那個叫犯科和合,那個法是不成效;你隨意吃,那個都有過失。

因而我們對於一些做法也要正確的。說惊恐犯戒,惊恐犯戒你就要學戒啊;果報很重,果報很重我們就不要犯啦。我們就把它認識明晰,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有時候是一種貪心、便利,其實是這樣。在家養成習慣性了,推绝易改變,偶爾到庙宇去,是蜻蜓點水的,也不是長時間的學習,因而做起來即是卡卡的,也不會做,啥都不懂。這個有時候就不對,我們應該就要按往常的,不要再弄其余一套,是惡性循環。我們應該要正確的要學習,不懂要問,問到懂;懂了我們就领会怎麼做,你如法做了,當中就有好事、沒有過失,這樣才對的。

因而我們去親近僧團,到庙宇去有许多的規矩,《沙彌律儀》裡面〈威儀門〉我們應該要學。說:「師父!我又沒有要出家,為什麼要學《沙彌律儀》?」我們也不會勉強你出家,不過那裡頭有许多威儀,是在家居士也應該领会的。你說像《在家備覽》,《在家備覽》連法師都講:「這《在家備覽》太深了,文字太深了,看都看不懂。」是沒有錯,看不懂,不过即是要學;學了就懂,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懂的。再來,《在家備覽》裡頭许多都是出家的戒法,弘公在前方一個案語,說雖然這是講出家眾的,但我們在家居士也要领会。你要领会有沒有犯過,是怎麼做,你才會领会到庙宇去怎麼守護。因而不是說:「我又沒有要出家,為什麼要學《沙彌律儀》?」不是這樣的。我們在家居士除了比丘、比丘尼戒,這個律藏不能隨便去看,這是不成以的,遮止,其余均能够學,也都應該學。

佛法當中最怕得少為足,知見狹隘;再來,心又沒有調柔,結果就執一非餘,經常會做謗法的事变,這個可不好,這是不對的。世尊講那麼多法即是給我們學的,你即是歡喜心學,學几何算几何,盡量學,而不是排挤。你那個排挤的種子,在將來你就遇不到這個法,你本人創造的因緣嘛!因而我們要創造因緣、善緣。往常來講,人與人之間我們就要結善緣,你总是跟人家對立,跟人家結惡緣,誰會幫助你?即是這樣的意义。在佛法當中也一樣,我要跟佛菩薩結緣,文殊菩薩歡喜呀!都须要灵巧;普賢菩薩,是吧,佛前的普賢行、佛後的普賢行偉大呀!我們要學普賢行;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那一種願,時空無盡的願太偉大了!一齐的佛菩薩都是我們學習模仿的對象,都應該要學,大心大批,否则怎麼成患了佛,要這樣的。当前來講,即是我們一個依次、一個依次戒法的學習很要緊。不认识,每天在造惡業,本人還搞不明晰,因而這個是很要緊的事变。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0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