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大纲增补及白话译释3839讲
宗镜录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共二讲)
宗镜录卷第十二
原文:
问。唯一心法,云何教中广立名字?
答。如来名号,十方不同;般若一法,说种种名;解脱亦尔,多诸名字。故《大般若经》云:“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摄。于十方三世,无所从来,无所至去,亦无所住。一切法中无名,名中无一切法,非合非散,但假施设。所以者何?以一切法与名,俱自性空。”
译释:
(问:诸法无性,但是一心,为何经教中有种种法、种种乘、种种法门等名字?
答:譬如华严等经中说:十方诸佛,名号不同;般若一法,有种种名;一味解脱,也有种种称说。故《大般若经》中说:“依一心假立之一切法及其名字,都是方便施设。诸法与名,于同样假立的“十方三世”这样的时间空间中,实无来、无去、无住。一切法空、故法中无名,一切名假、故名中无法,各自无实、合亦无实,但假施设。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与名,皆自性空。”)
原文:《大方等大集经》云:“尔时佛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男子,第一义者,谓无有诸法。若无诸法,云何说空。无名字法,说为名字,如是名字,亦无住处。名下之法,亦复如是。”
是以法从心生、名因法立,能生之心无处,所生之法亦然。则心境皆空,俱无处所。论云:心能为一切法作名,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
译释:(《大方等大集经》中说:佛陀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讲解:善男子,所谓的第一义,即是“实无有诸法”。若无诸法,自然也没有相对应的“空”——所说之“空”,亦是方便施设。为本无之法,安立假名,故名字空。名下之法,也是如此。
所以说:法从心生、名因法立,能生之心尚且无处,所生之法自然性空。则心、境皆空,俱无处所。论说:心能为一切法作名,若无心,则无一切名字。)
原文:当知世出世名字,皆从心起,以心随缘,应物立号。……似金作器,随器得名……则一心不动,执别号而万法成差;真金匪移,认异名而千器不等。若知法法全心作、器器尽金成,名相不能干、是非焉能惑?又如圆器与方器,名字不同;若生金与熟金,言说有异。推原究体,万法皆空,但有意言,名义差别。动即八识,凝为一心;得旨忘缘,触途无寄。
译释:(“动即八识,凝为一心”,即“无明妄动,如来藏与无明合,成阿赖耶识,依阿赖耶识,成七转识;若心不动,妄分别都不起,则风平浪静,心海如镜。”)
原文:如《大涅槃经》云:“佛言:善男子,如来所有一切善行,悉为调伏诸众生故。譬如医王,所有医方,悉为疗治一切病苦。善男子,如来世尊,为国土故、为时节故、为他语故、为人故、为众根故,于一法中,作二种说;于一名法,说无量名;于一义中,说无量名;于无量义,说无量名。
译释:(至于佛陀所教导的一切善行,乃至所说无量差别名、义之法,亦皆是随顺世间的方便教门。……)
原文:《华严经》颂云:如心诸佛尔。如佛众生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只是一法,名别理同。何者?觉此无依无住绝待不思议心不动时,入十信之初,号不动智佛;不觉此绝待真心不守自性、随缘差别时,名法身流转五道,号曰众生;但有迷悟之名,不离一心之体,更有何法而作凡圣名字为差别乎?
译释:(《华严经》中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是一法,名别理同。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如能觉悟此“无依、无住、绝待、不思议、本无动摇”之真心,即入十信之初,号不动智佛;——若是不能觉悟此绝待真心有“不守自性、随缘差别”的一面,则迷于生死境界时,叫做“法身流转五道”,便得众生之名;实则但有迷、悟之名,不离一心之体,所以说:“凡、圣”等差别名字下更无别法。)
原文:如《文殊般若经》云:佛言:佛法无上耶?文殊答:无有一法如微尘许名为无上。又经云:如世尊说此法时,无有菩萨得是三昧诸陀罗尼门,亦复无彼诸佛所说语言句义,乃至不说一文字句,无人听闻、无人得解、无人成佛。如此等法,是实言者。于后末世,五百岁时,此经法门弘阎浮提,遍行流布,炽然不灭,是真实语。
译释:(如《文殊般若经》中:佛问:能说佛法是无上之法吗?文殊答:实无有一法如微尘许有自性,故无法可名“无上”。又,后所引经文属于“般若遣荡”之教,即是尽破假名权说、令向真实的“密意破相显性教”。)
原文:
问。既万机泯迹,独朗真心者,云何教中说此是凡夫法、此是圣人法?
答。以一切法缘生无性故,不得凡夫法、不得圣人法;以无性缘生故,若真若俗,不相混滥。如云: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虽即历然,不失无性之理;虽即无性,不坏缘生之道。然又虽但了一心,而于诸法,一一了知,分明无惑。
译释:
(问:既万机泯迹,独朗真心者,为何教中处处又说“此是凡夫法/有漏法/生死法、此是圣人法/无漏法/解脱法”等?
答:缘起性空:从“诸法性空”的一面——即是“真谛”——不得凡夫法、不得圣人法;从“诸法缘起”的一面——即是“世俗谛”——,则真俗凡圣等,不可混滥。其义同于:“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虽即历然,不失无性之理;虽即无性,不坏缘生之道。”——即是二谛融通之“中道第一义谛”。所以学人宜应“虽但了一心,而于诸法,一一了知,分明无惑。”——即是“既了涅槃心,更明差别智”。)
……
原文:《辅行记》问云:一心既具十法界因果,但观于心,何须观具?
译释:(所言“观具”,即是“一心三观”:依“俗谛”观诸法之缘起,是“假”观;依“真谛”观诸法之性空,是“空”观;依“中谛”观诸法之缘生无性、体即真心,是“中”观。)
原文:答。一家观门(大纲小字:即天台止观),永异诸说。该摄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圣一切因果者,良由观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虽具,若不观之,但言观心,则不称理。小乘奚尝不观心耶?但迷一心具诸法耳。
译释:(答:天台止观和其他宗派有差别。该摄十方三世若凡若圣一切因果者,正是依世俗谛之缘起观,此“缘起”之“假”观与“空观、中观”乃不二之法。一心之理体,虽本具足德用,能生万法,然此心无自相、不可得,若不假借随缘现起之法相,返观心性,但说“观心”,则不合道理。小乘之教岂非也说观心?恰恰就是迷在不达“一心具诸法、诸法即一心”的道理。)
原文:
问。若不观具,为属何教?
答。别教示道:从初心来,但云次第生于十界,断亦次第,故不观具;或禀通教,即空但理;或禀三藏,寂灭真空;如此等人,何须观具。何者?藏通但云心生六界,观有巧拙,即离不同,是故此两教不须观具。尚不识具,况识空中。若不尔者,何名发心毕竟二不别?成正觉已,何能现于十界身土?
译释:
(问:若不观“缘生法假、体即是心”,属于何教?
答:别教教义:从初无明起,次第生于十法界,断无明亦须次第,所以不属“观具”之教;或依通教,虽说空性,理事不能融通;或依三藏/声闻之教,偏取寂灭之空;如此等人,不须观具。为什么呢?藏、通二教,说心生六界,修观之法略有巧拙之别,理之于事,即离不同,是故此两教不须观具。实际上此二教尚未通达“缘生法假”的道理,何况于“各各无性、体即是心”的“空、中”之理。若一心不圆具“空、假、中”,经中如何得说“发心毕竟二不别”?成正觉已,如何能具现十界身土?)
原文:又复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不知我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苟顺凡情,生内外见。应照理体,本无四性(大纲小字:自生性、他生性、共生性、无因生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知此者,依稀识心。
译释:(又:学者纵然知晓“心具三千法”,却未必通达“心遍三千,彼彼三千,乃至三千中一一诸法,互遍亦尔”的道理。若顺凡情,则落入“执内有心、心外有法”的凡夫境界。应观理体,本无四性——即是“本自无生,亦复无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通达此理,方可“明心见性”。
原文:《华严论》云:以一心大智之印,印无始三世,总在一时;无边诸法,智印咸遍。以智等诸佛故,以智等众生心故,以智等诸法故,以智无中边表里、三世长短近远故。为智过虚空量故。如世虚空无所了知,如无分别智虚空,一念而能分别过虚空等法门。是故经颂言:一切虚空犹可量。诸佛说法不可说。又颂云:普光明智等虚空。虚空但空智自在。
译释:(《华严论》中说:以一心大智之印,印三世,总在与心相应之一刹那;印诸法,不离与心相应之方寸间。“以智等诸佛故,……为智过虚空量故”。——此中所说之“智”,体即是心,体、用不二故。——譬如世间所说之虚空无所了知而含容一切,此无分别智之虚空,于一念间,尽能分别量超虚空的无量法门。所以经颂言:一切虚空犹可量。诸佛说法不可说。又颂云:普光明智等虚空。虚空但空智自在。——以智比于空,非但同其无量,而有自在用,故超胜于虚空。)
原文:所以《无量义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即知一法能生无量义,所谓一心。一一法皆生无量义者,以心遍一切法、一一法无非心故。以略代总,故知略心能含万法。历一切教,若境若智、若人若法、随诸事释,一一向心为观,观慧弥成,如海吞流,似薪益火。以不能深达故,为偏为小;以不能谛观故,住有住空。是以声闻,睹斯大事,自鄙无堪,或号泣而声振大千,或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若菩萨闻兹妙旨,忏悔前非,或云从无量劫来,为无我之所漂流;或言我等归前,尽是邪见人也。
译释:(所以《无量义经》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即知一心之法能生无量义。一一法亦皆能生无量义,——以心遍一切法、一一法无非心故。以略代总,故知一心能含万法。若能于一切经教中,若境若智、若人若法,随其表法之事相言说,一一向心为观,则观慧弥成,如海吞流,似薪益火。反之,不能深达其义,则为偏为小;不能谛观实相,则住有住空。是以声闻乘人,眼见佛陀为诸菩萨说一佛乘之圆教,自鄙无堪,或号泣而声振大千,或感叹: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包括权乘菩萨听闻如斯妙旨,亦忏悔前非,或说:从无量劫来,只知“无常、苦、无我、不净”之教,不达“常乐我净”之旨;或说:我等归此一心圆宗之前,尽是邪见人也。)
原文:如上所失,皆是不达自心,广大圆融,能包能遍故。何以能包能遍?以无相故。如太虚无相,不拒诸相发挥,能含十方净秽国土。
所以昔人云: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虚相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内外并冥,缘智俱寂。
译释:(“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说的是应解之理:“万法宗源,真心无相”;“虚相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内外并冥,缘智俱寂。”——说的是契理之行:“应无所住,融境、智于一心”。)
原文:是故若能如是体道,千万相应,可谓正法中人,真佛弟子;若违斯旨,妄起有心,悉堕邪修,不入宗镜。如古德歌云:
只为无心学无学。亦复正修于不修。若人不知如此处。不得称名为比丘。
……
是以若于宗镜发真最省心力。《华严经》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古德云:学虽不多,可齐上贤。即斯意矣。
……
(译释略。)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讲解中偶有口误,听时可自分辨,若有疑问可以提出寻求答案。
文字
音频释大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