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或可如是增解
在奉古德诸解的基础上,于《阿弥陀经》,或可再增二解。
其一、关于六方佛言。
其二、关于“难信之法”。
《无量寿经》亦有《十方佛赞第二十三》一品: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阿弥陀经》六方佛言则谓: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乃至)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无量寿经》十方佛赞,所赞者,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是普赞净土一门,赞净土门本身。且止于赞。
《阿弥陀经》六方佛言,所言者,“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要众生信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首先要信这部经是“一切诸佛所护念”的。
“一切诸佛所护念”,不但净土三经,三藏十二部也仅见。
“护念”,是要加真实力的。即是说,净土称他力门,而本经,则在阿弥陀佛本愿他力之上,复加有“一切诸佛所护念”力,是他力门中的他力门。净土门称不可思议,此则更不可思议,所以六方佛言方名“真实言”,世尊才会作这样的强调。
所以佛接下去才会说: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说,不待往生,已证不退。只因受持是经,并闻六方佛名故。
本经为一切诸佛所护念。受持是经并闻六方佛名者,亦为一切诸佛所护念而现证不退。是本经方名“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是六方佛名及其所言“一切诸佛所护念”意,方是此经法要鹄的。所以如此简言的一部经,总不过二千六百余字,此部分即占七百三十余字。且其不辞繁细,显然与余部分别。因为正是这部分为是经最要。所以世尊方会名之“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却不审,是梵本,还是译本,舍世尊亲定是名而别名之。(玄奘别译,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相应经文为“何缘此经名为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显然据另一原版,六方佛为十方佛等。兹不详辨。)
亦不审,古德疏释,若何将是等要中要义,不归“正宗”,而判“流通”,如藕益师《要解》。
当然不可能改是经名,亦不必去校古德疏。但这层义,却应正之。为净土门、为净土行人故。亦为对佛、对法界、对自己负责故。
是为第一,关于六方佛言。
第二,关于“难信之法”。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这段经文,从汉语角度讲,不是很通利的。特别是“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句,无论如何句读标点,“行此难事”都成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了。岂不将我佛世尊“成佛以来,甚大久远”(《法华》语),及《华严》所述我佛世尊再度示现成佛之所有本生事全部颠覆了。
是或须参玄奘译本:
又,舍利子。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佛土功德。彼十方面诸佛世尊,亦称赞我不可思议无边功德,皆作是言:甚奇希有,释迦寂静释迦法王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乃能于是堪忍世界五浊恶时,所谓劫浊、诸有情浊、诸烦恼浊、见浊、命浊,于中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是故舍利子,当知我今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方便利益安乐诸有情故,说是世间极难信法,甚为希有,不可思议。
玄奘译本各义之间关系,则很清晰。“极难信法”是宾语,是佛做的事,而非成佛因。那么这个“极难信法”或说“难信之法”,指什么呢。
是指“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或“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证阿耨菩提吗。一切佛于一切世界现生,皆随缘自在事,不可能有任何“难”。若如是解,则为大谤佛了。
是指本经所宣,若一日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命终即得往生之法吗。当然包括,但恐不止于此。
还应包括六方或十方即一切诸佛对此法门及听闻、信奉、行持此法门所有众生的护念摄受。
即是说,所谓“难信之法”,是难信于此一切诸佛所护念的若一日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命终即得往生之法。
难信于若一日若七日持至一心即得往生。
更难信于念念持中一切诸佛皆在护念于兹。
是本经所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者,或正在此。一切诸佛所护念故,何可少善根福德因缘。是我世尊方名此经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惜千古而今,这一义似乎被轻忽了。而忽此义,何可承此法。
即是说,欲奉此经而持名号企一七日证一心者,须会得此“难信”义而深信之,会得“一切诸佛所护念”义而念念受持之,方可能企。
是为说“难信之法”,说《阿弥陀经》二增解。当然,只为一说。
.6.1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33.html